作为一名地道的马鞍山人,不到马鞍山上走一走,确实有点遗憾。这不,趁着晴好的天气,来到马鞍山,脚下一步步趟过时光的溪流,一笔一划构筑出令人难忘的印记。
这里不仅有一个优美凄惨的传说,还有苦难的地名“老鹰窝”。优美凄惨的传说,说得是项羽兵败自刎后,伴随多年的乌骓马,得知主人杀身彼岸,仰首朝天,长嘶悲号,久不闻主应,乌骓马一跃前蹄奔到就近的一个高坡上,对着主人连连磕头,继而就地打起滚来。一边打滚,一边热泪长淌,嘶呜不已。乌雅马在坡上一共打了九九八十一滚,把身下七七四十九方丈的一块坡地滚得萎如平毯,草叶无存。继而乌骓马悲恸滚坡而亡。那马鞍落地,遂化为一座山,酷似鞍状,后人遂将此山取名为马鞍山。苦难的地名“老鹰窝”,小时候就听老人说,马鞍山脚下有一处“万人坑”,这里白骨累累,老鹰群集,山上鹰巢密布,人迹不至。
“老鹰窝”位于马鞍山上朝北处悬崖处,我近距离接触了她。崖下立了一石一亭一碑,石上镌刻“老鹰窝”,亭中有碑文《老鹰窝记》,立于年。详细记载日本侵略者为实现其掠夺计划,采取“以人换矿”、“以人换铁”的血腥政策,以达到其“以战养战”之罪恶目的。当年,日本侵略者不顾工人们死活,只管残酷盘剥,工人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极其恶劣,很多人患有矽肺病、结核病、关节炎、气管炎、肠胃病等疾病。日本人怕工人们把疾病传播给他们,在山脚下用芦席搭了个大草棚,美其名曰"大病房",实际是把生病和受伤丧失劳动能力的矿工集中到那里。"大病房"四周围上铁丝网,不准病人外出,不准亲人探望,更没有医生为其治疗。在离草棚不远的地方挖了两个大坑,把病死的矿工尸体集中草草掩埋,引来鹰隼类猛禽啄食尸体,这就是令人恐怖的"侉子坟"和"烧骨堆"。据估计,死于“大病房”的劳工就有多人,仅年就有多人,民间称为“万人坑”。
我站立在“老鹰窝”的石碑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似乎闻到一股浓郁的气息,隐隐约约传来民工们的叫喊声、痛哭声……这些场景,以前只有在电视、电影里才能看到,今天,我真正体会到了。不能忘却,我们只有让伟大的祖国真正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子孙后代才会幸福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