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客服网络客服求职招聘QQ群 http://news.gdssnews.com/news/redianxinwen/1134.html
锐意进取,不断超越
——邓昌裕先进事迹
邓昌裕,女,高级教师,年9月进入学校工作以来长期战斗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第一线,邓老师始终坚持教学和科研并举、学识和能力共存的理念,她是一位出类拔萃、德才兼备的专家型教师,被聘为国家教育部和广西“一师一优课”评审专家、来宾市教育规划课题评审专家、来宾市骨干教师讲师团成员。荣获广西优秀教研员、广西优秀教育工作者、来宾市教科研先进个人、来宾市教学指导先进个人、来宾市教师成长年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她在平凡的岗位中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共产党员的风采。
专业引领,发挥讲师辐射作用。邓老师作为来宾市骨干教师讲师团成员,她积极参加来宾市骨干教师讲师团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她用实际课堂案例诠释新课程的思想和观念。她精彩的发言、精湛的教学艺术,引人入胜,使听课教师受益非浅,为边远地区的学校提供示范和专业支持,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互补,增进了城乡教师的相互交流学习,让乡村的学生感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深受老师们的欢迎。她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讲师团在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课程改革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真正地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促进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求实创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邓老师与时俱进,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走在最前沿,为打造高效课堂而努力,她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老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她作为一名教研员始终认为学校是她的舞台,她经常深入教学一线,指导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指导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通过运用新教法,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我市从有效课堂向高效课堂过渡的最佳模式,教学效果取得较大的成果。近年来我市教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中考成绩总分进入来宾市前茅,年中考成绩A+人数比率排在来宾市第一名,A人数比率排在来宾市第二名,实现中考成绩新突破,创造历史新高。
科研兴教,课题研究成果显著。邓老师非常重视校本课题研究工作,积极推广先进的教科研成果,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组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邓老师承担课题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获全国优秀成果奖、参加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A类重点课题《建立新型的农村校本教研制度的实践研究》获得来宾市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来宾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生学习动机的激励研究》荣获来宾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承担的课题成果在教学中推广应用,效果极佳。她善于总结自己的教研、教改经验。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3篇,20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广西级获奖。年6月被聘为来宾市教育规划课题评审专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绩已成为过去,她将继续怀着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事业心与使命感,在教育这片热土上,不断探索,不断奉献,用自己的年华谱写更加美好的篇章。(作者:合山市教育体育局党支部)
久病床前孝子在,默默付出不言悔
——刘维亮老师事迹材料
五十多岁的刘维亮,是合山市岭南镇中心小学的一名党员教师,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很普通很憨厚,走在人群中,平凡得不会让你多看一眼。可就是这样一位憨厚老实的普通教师,在他那略显沧桑的脸上,你能看到刚毅与执着,淡然与无畏。他,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顾长期生病卧床的父母,将中华民族的孝心之道一点一滴地倾注到年迈的双亲身上,用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诠释,成为邻里乡亲的美谈。
年,身患矽肺病已退休多年的父亲因脑溢血住院。由于两个哥哥因病先后去世,妹妹体弱多病,照顾父母亲的重担就落到了刘老师的身上。他学校、医院两边跑,一边上班一边照顾父亲,直到父亲出院也没有耽误过一天工作。父亲出院后说话口吃,手脚僵硬、穿衣吃饭等简单的事都无法做到。
年,年事已高的母亲一跤摔倒,从此卧床不起。每天上班前,刘老师都要先帮两位老人穿好衣服、洗漱好、端屎端尿;下班后买菜煮饭,照顾着两位老人吃饭;晚上给老人洗澡、擦身。
年,刘老师的父亲再次因脑溢血住院,经过大力抢救和悉心照顾,挽回了一条命,生活却不能自理,话说不清,吞咽困难,一日三餐只能吃一些流食。
刘老师为了能照顾老人又不耽误上课,每天的生活规律就是:上班、学校、回家三点一线。每天凌晨五点多起床磨米糊,把米糊蒸好,喂老人吃。放学回到家,马上煮好饭菜,磨好米糕,又开启了照顾老人的模式:帮父母亲擦洗身体、翻身、喂药、按摩身体、和老人交谈、拉家常,让他们在亲情的氛围下消除性格的孤僻。年父亲去世,终年91岁,走时特别安详。可以说,是刘老师用他的孝,给了老人家最后的安心!
老伴的离世,让母亲感到孤独,时常发脾气,又因为脑梗,造成思维零乱,变得话多唠叨。为了让老人心胸不郁闷,刘老师会忙里偷闲地与妻子一起用轮椅推着母亲到外面晒晒太阳,看看热闹,呼吸新鲜空气。周围的人都说刘老师的父母是有福之人,有这样孝顺的儿子一生何求?邻里乡亲每每说到他,都情不自禁夸奖:养儿能像老刘家的亮哥,值了!
这就是一种孝心,更是一种责任,这也是一个党员和教师形象的真实写照。十几年如一日,从未改变,无怨无悔,被左邻右舍传为佳话。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刘老师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无私奉献、为人师表,积极实施新课改,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即使工作再忙,负担再重,也从不影响教学工作。对班里的留守学生、学困生、建档立卡户学生,耐心地进行学习辅导和心理辅导。还经常帮助年轻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指导年轻教师蒙覃琼参加数学教学比赛获来宾市三等奖,本人制作的课件《认识人民币》获全区课件比赛二等奖,撰写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获广西论文评比一等奖。
这就是刘维亮老师,工作上,即使生活负担再重,他也从不影响教学工作;生活中,孝顺父母,关爱家人,用自我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儿、为人夫、为人父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作者:合山市岭南镇中心小学党支部)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谭凤伟老师工作剪影
谭凤伟是合山市实验初级中学一名普普通通的班主任老师,在教育这片净土上辛勤耕耘了27年。多年来,她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把爱的阳光洒向钟爱的教育事业,她自然、朴实与刚柔相济的教学风格深得学生的喜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学生的心田上播撒爱的种子。她崇尚爱的教育,以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和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谭凤伟二十几年如一日扎根教育第一线。由于班主任工作的繁琐,学生越来越难教,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做班主任,可谭凤伟在每个学期都主动申请做班主任,而且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去管理班级,所带班级班风好、学风浓,各项成绩优异。
在谭凤伟所带的班级里,有不少的留守儿童,谭凤伟像待自己子女一样时时关心她们的学习生活,用爱心精心浇灌着这些稚嫩的花朵,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教师无私的爱。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让谭凤伟在工作中不懈地钻研,丰富了实践经验,也提高了她教育教学水平。在年的中考中,所带班级有26名学生考上重点高中公费生,上高中率%。多次获得教学质量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语文竞赛,共有6人获全国一等奖;代表学校参加教学比赛,获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全国录像课大赛一等奖、来宾市优秀课例展播一等奖、来宾市中学语文优质录像课评比一等奖、合山市教师风采大赛教学设计和说课第一名;所带班级荣获来宾市“先进班集体”、合山市“先进班集体”、合山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研究课题获全国一等奖,撰写论文30篇获奖,3篇登载在国家级刊物。由于工作成绩显著,被评为来宾市师德模范、来宾市骨干班主任、来宾市优秀共产党员、来宾市教学先进个人、来宾市三八红旗手、来宾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来宾市“党课开讲啦”活动优秀讲师、合山市优秀教师、合山市优秀班主任、合山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合山市教育科研成果先进个人、合山市优秀通讯员,年被选入来宾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被聘为广西教育学院、广西科技师范大学实习生指导教师。
在荣誉面前,谭凤伟深知: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中才能发出自身的光和热。我们相信她会甘愿守住这一方净土,安于这三尺讲台,用知识和爱心点亮学生心灵的希望。为党的教育事业无悔奉献。
(作者:合山市实验初级中学党支部)
责编
蓝良吉
审核
樊学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