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69995.html
导语
长安君(ID:changan-j):武汉人每天的生活,从一碗热干面开始。这碗面,是这个火爆城市的味道,也是她的气质和神韵。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生死大考,1.2万名武汉网格员冒着被病毒传染的巨大风险,走街串巷、进家入户,从排查摸底到代办服务,从严密封控到创建无疫情小区......在一个个小网格里投身抗疫大战场,写下了太多感人的故事。他们独具特色的管理和服务,“热”情似火、”干”练利落、“面”面俱到,堪称”汉”味十足,百姓须臾离不了——“热”心快肠:她一口气买了斤泥蒿
“你看这泥蒿,只要2元一斤,还新鲜!”夏阿姨高兴地把菜提给家人看。
夏阿姨是洪山区和平街丽华苑社区的居民,她说,疫情期间,居民在家不能外出,生活物资采购让社区花了不少心思。尤其是对收入不高的家庭,不仅让大家有得买,还买得便宜。
夏阿姨手里的泥蒿,是社区网格员汪娟和下沉干部钱思静,刚从东西湖区的蔬菜基地运回来的。
为了让居家隔离的居民吃到既便宜又好的新鲜蔬菜,汪娟辗转找到了东西湖区的蔬菜合作社,得知1斤泥蒿卖2元钱,她果断开车拉回了斤。
汪娟给居民送菜
“都是刚从地里摘的,给居民物美价廉最好!”汪娟说,这些菜优先供应给困难家庭,后续再逐步争取更多。她还和志愿者们找到了米面粮油的供应商,自己垫资4万元作为预付款,为居民争取到最低价最大量的供货。
像汪娟这样的网格员在武汉还有很多。
25岁的宋雨萌是东西湖区碧海社区的网格员,才到社区工作不久。
“李婆婆,我来给你送爱心菜啦!”疫情期间,李婆婆孩子在外地,老人独居在家,宋雨萌便成了这里的“常客”。
宋雨萌把药放在居民家门口
前两天,李婆婆给宋雨萌打电话,聊着聊着哭了起来。老人说平时孩子都在身边,但疫情来了,他们都回不来,她一个人在家有些担心又特别孤独,多亏宋雨萌这些孩子常去照顾她。
“丫头,虽然你戴着口罩,我只能看到你的眼睛和额头,但听你的声音,看你热心照料,你一定是很美的姑娘。”
“干”练利落:换百斤氧气瓶、抢修高压线
每隔3天,罗德超都要从武昌跑趟汉阳,车里载着上百斤的氧气瓶。
他是武昌区胭脂路社区书记、网格长。他的工作很多,但给居民陈爹爹换氧气的事他从没耽搁。
70岁的陈爹爹是位独居老人,患有慢阻肺、矽肺、肺气肿的他,长年在家一直靠吃药和吸氧来维持。疫情发生后社区群干定期上门探望,为他送去口罩、温度计和药品,并嘱咐“有事就给社区打电话”。
2月初,陈爹爹打来电话说自己的氧气瓶快用完了,请求社区帮他到汉阳更换。老人家有多个钢制氧气瓶,其中有2个大的跟人差不多高,重达一两百斤,三四个人才抬得动,其他小的也有几十斤。
罗德超为老人换氧气瓶
特殊时期,人手特别紧张,车辆也很难保障,罗德超打了好几个电话,最后联系到社区民警吴友平帮忙协调了一辆警车。他和民警一起来回几十公里,到汉阳花卉市场去帮忙充氧,回到社区后又把6个氧气瓶搬到爹爹家中。大冬天里,罗德超经常忙得汗流浃背。
同样在大冬天跑前跑后的还有硚口区古田街古南社区书记、网格长王丽。
2月15日,武汉风雪交加,王丽发现小区路边的5棵大树被刮倒,其中1棵压弯了空中的电线。
“要是弄坏电路可就麻烦了!”
王丽立刻联系供电公司和园林部门,供电公司的人很快过来查看,说这压着的是高压线,但是特殊时期电锯等一些设备都过不来,于是大家决定手动锯树。
维修期间需要短暂断电。为避免引起居民恐慌,王丽和网格员在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