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
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根据中医“春夏养阳”、“天人相应”、“不治己病治未病”等理论,在夏季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治疗人体冬季易发、多发、继发、复发的相关病证。
冬病:是指冬季易于发病或加重的一系列寒邪强盛或阳气不足的相关病证。具体多为肾、肺、脾胃、鼻、肢体经络等病证,包括咳嗽、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泄泻、老年畏寒症、体虚易感等。
夏治:是指在夏季尤其在三伏天时,在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通过饮食、药物敷贴、艾灸或内服药物以及埋线、拔罐等方法来治疗或预防疾病。
为什么要冬病夏治?“春夏养阳”
冬病夏治法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的“春夏养阳”养生法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清代的张志聪所言:“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宜用辛热温阳饮食以补阳气;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宜用寒凉养阴饮食以补阴气。”故春夏宜养生、养长,以养阳;秋冬宜养收、养藏,以养阴。
“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使机体也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禀天地之气生,与自然界的万物同源于一气,具有相同的阴阳五行结构和阴阳消长、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根据《内经》“天人相应”的学说,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的阳气相一致,即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冬季是一年中阳气潜藏、最虚弱的季节,人体易出现阳虚阴盛的生理状态。因此,阳气不足之人在冬季易出现或加重疾病,这类疾病当以温补阳气,祛除寒邪为主。一年之中炎热夏季时阳气最为充沛,而冬病在夏季处于缓解期,病情较稳定,而此时采用特殊治疗方法温阳祛寒,则寒邪易去;借阳气生长之机扶助阳气,则阳气易旺。因此冬病治疗在盛夏季节最为有效。同时,夏季治疗还可以为秋冬储备阳气,到了冬季时则阳气相对充足,可以提高抗病能力、抵御寒邪的目的。
温馨提示:如果你有咳、痰、喘、吸烟、哮喘、慢阻肺、肺气肿、肺心病、肺大泡、尘肺、矽肺、肺纤维化、肺结核等相关症状,请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