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商》杂志六月刊
文
吕留平
编辑
小小马
戴北平的头衔很多:律师,投资人,创业导师,商会会长,政协委员、温州市政府立法专家......“我好像有点‘不务正业’,”戴北平在接受采访时自我解嘲,“但我所有的第一桶金都来自律师。”
年4月21日,在湖北省质量监督服务中心,戴北平一边接受记者采访,一边在为下午即将举办的“湖北省地理标志产品企业联合会”成立大会忙碌,他新投资的“夫子河”鱼面要在下午的大会上亮相,同时他还是该联合会的法律顾问。
穿着中式的对襟外衣,理着陈小春式的时尚发型,戴北平和《楚商》记者聊他的律师生涯,聊他的农业生态公司,聊最新投资的地理标志品牌项目。他思路清晰,语调平和,但充满激情,讲到高兴处,其右手会情不自禁地摆出造型。律师的专业与理性,商人的睿智与开拓,在戴北平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01
当律师,首创“法律服务产品化”
年,刚从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的湖北麻城小伙,也成了一只“东南飞”的“孔雀”。他从武汉前往浙江,踏上了温州那片热土。
提起温州,人们往往会想到那些关键词和句子:温州炒房团,温州模式,“世上有鸟儿飞不过去的大山,却没有温州人去不了地方”......通俗点说,就是:温州有钱,温州有活力,温州人有闯劲。
事实上,温州地处浙南,是一个以山区、丘陵为主的地区,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环境相对恶劣。正因为没有家底,才迫使温州人放手一搏,开创了以私营经济为主体的令人注目的“温州模式”。
戴北平是这一模式的参与者、见证者之一。
那时的温州,远不比像现在这样秩序井然,环境优美,她给戴北平的第一印象其实是:低矮的瓦房,泥泞的道路,乱糟糟的绿化,忙忙碌碌的人们。在悲观者眼里,如此杂乱无章,何来诗和远方?但在戴北平这样的乐观者看来,这里却孕育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在温州这片热土上,时年22岁的戴北平应该如何定位自己?当律师!因为他是政法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也因为温州的一切都是新气象,而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最需要健全的法律服务为其提供支撑。
于是,年,温州市对外经济律师事务所里(俗称“二所”),多了一个年轻的执业律师,他叫戴北平。
名义上是对外经济律师事务所,实际上,这个所什么案子都办理。当时全温州一共只有两家律师事务所,而寻求法律服务的人与法人却与日俱增,事务所的服务根本供不应求。只要客户来了,事务所就接待,戴北平这样的律师就会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客户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那时,整个温州一共才十几个律师,每个律师的工作量都超负荷,他们像一个个陀螺,每天不停地运转着。
当时,戴北平的工资不高,只拿基本工资。每个案子元的服务费,属于事务所,律师个人没有提成。即使如此,戴北平依然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热情。
戴北平的业务能力与职业操守,尤其是其在行政诉讼方面的造诣,渐渐地为业内人士所接受和认可,也引起了温州市委市政府的白癜风可以治愈白癜风有什么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