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用部位
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
2别名三叶半夏、三步跳、麻芋子、水芋、地巴豆。
3产地分布生于山坡草地、荒地、包谷地、田边、河边及疏林下。除内蒙古、新疆、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4采收加工夏、秋季均可采挖,洗净泥土,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或烘干。本品生用有毒,用前须炮制。炮制品有: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
5药材性状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0.8~1.5厘米。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中心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的根痕;下端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6性味归经性温,味辛,有毒。归脾经、胃经、肺经。
7功效与作用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8临床应用内服用量3~9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用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等。
9药理研究具有镇吐、催吐、镇咳、祛痰、抗癌、抗生育、抗早孕、抗心律失常、抗实验性溃疡、抗矽肺、促使外周淋巴细胞分裂等作用。
10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内含3-乙酰氨基-5-甲基异唑等60多种成分及16种氨基酸和多种无机元素。其中,所含的草酸钙针晶为半夏的刺激性成分之一,经炮制后,晶形发生变化,含量急剧下降,刺激性明显减弱。另含琥珀酸、丁基乙烯基醚、苯甲醛、半夏蛋白、姜辣醇、胰蛋白酶抑制剂等。
11使用禁忌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血证及燥痰者禁服,孕妇慎服。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生品内服宜慎。
12配伍药方1、治湿痰喘急,止心痛:半夏不拘多少,香油炒,为末,粥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丹溪心法》)
2、治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半夏一升,生姜克。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汤)
3、治头痛:半夏(汤洗七遍)、白僵蚕各15克,全蝎一个。上同为细末,以绿豆粉调贴于太阳穴上,干即易之。(《叶氏录验方》抽风膏)
4、下乳方:半夏(炮)三粒。为末,酒调服,即有乳。(《鲁府禁方》)
5、治蝎螫毒:用半夏、白矾等分为末,以醋和,敷伤处。(《景岳全书》)
配伍药方使用时请询问当地医生
医院始创于年,是一家以中医肿瘤为特色的二级医疗机构,医院坚持“让癌症患者有尊严的活着”的治疗宗旨,先后为全国各地数万名癌症患者解除病痛。全国著名肿瘤病专家张中海主任,是我院核心技术带头人,从事肿瘤病研究40余年,在治疗食道癌、贲门癌、肝癌、肺癌、鼻咽癌、宫颈癌及恶性淋巴瘤方面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及独特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