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华福枇杷花蕾”快速 在近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暨年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年会上,专家强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近40年来我国肺癌死亡率持续上升,与烟草使用的危害密不可分。这与国际上肺癌的流行趋势的主要归因完全一致。
支修益表示,除吸烟这个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外,肺癌高发还与“六化”有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加速,环境污染化(雾霾与室内空气污染)日趋严峻,不健康生活方式导致的,肺癌发病与死亡还将进一步攀升。预计到年,我国肺癌发病人数将突破80万,死亡人数将接近70万。
如何控制大气与环境污染、降低人群吸烟率、减少人们遭受“二手烟”和“三手烟”的暴露,如何加强胸部CT肺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更多的早期肺癌,如何推广胸外科微创技术和精准放射疗技术,如何开展基因检测指导下的肺癌个体化诊疗,如何传播精准医学理念、规范我国肺癌临床诊疗行为,已经成为我国肺癌防治工作的重点。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表示,全面控烟是全球倡导的降低肿瘤等慢病疾病危害的重要预防策略,也是预防肺癌投入-产出效益最好的重要措施。在控烟工作中,医务人员占据重要地位,希望大力推进医务人员戒烟,并在劝阻患者戒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癌症基金会副理事长强调,作为中国癌症防控的重中之重,肺癌预防关键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他说,防范肺癌就要多做预防,而不是等到“难受了”医院检查。目前临床上很多一期肺癌都是通过体检发现的。
肺癌防治需要注意三个来源
一是控烟。
二是大气污染。
三是有关职业暴露。
另外,中国还需要注意厨房油烟污染。
每年的11月是全球肺癌 我国肺癌呈现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吸烟人群广泛、肺癌早期发现率低是重要原因。肺癌患者中80%以上长期大量吸烟,这是肺癌高发的大军。因此,肺癌 昨日,医院,对该院肺癌中心主任进行了专访。针对肺癌的高发人群,王卫杰表示:目前肺癌发病并不只在吸烟人群中常见,与年龄、日常生活方式、家族史、工作环境等有一定的关系,归纳如下:
1.年龄超过45岁进入肺癌高发期:根据一般资料分析,肺癌的发病率一般自40岁后迅速上升,74岁达到高峰,74岁后略有下降。性别方面,男性比女性发病人数约多一倍。
2.每日吸烟超过20支烟龄超20年:吸烟是引起肺癌的重要原因,如果每天的吸烟支数乘以吸烟的烟龄大于就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体检和肺癌筛查。
3.肺癌的发生与种族家族史有关:有关研究显示,肺癌病人发病率有血缘关系的高于无血缘关系的,父系亲属与母系亲属之间则无明显差别,说明肺癌发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4.职业危险因素是不容忽视因素:从事铸造、陶器加工、岩石加工业等的工人因接触晶体硅,很多人罹患矽肺。铝制造业、钢铁制造业等行业会增加肺癌的患病风险。
5.东北及华北地区为肺癌高发区:在我们国家专门有一个癌症高发特别是肺癌高发的地图册,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冬季取暖再加上中重度空气污染,这些地区肺癌发病率是非常高的。
“三个20”人群风险巨大
“三个20”人群是什么意思?即吸烟20年以上的人群、20岁以下就开始吸烟的人群、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群,是肺癌高发人群。肺癌似乎一直是烟民的“专利”,吸烟致癌也是被世界各国所公认的。
今年70岁的马老先生不幸患上了肺癌,马老先生追悔莫及地告诉记者:“年轻时家里管教不严,十七八岁时便学会了抽烟,起初烟瘾并不大,但是到后来,吸烟时间长了,烟瘾便越来越大,每天差不多要抽两包香烟,直到50岁时,有一次咳嗽的时候带出了血丝,到医院检查后才得知患上了肺癌。”
专家称:“谈到肺癌,人人都会想到吸烟,‘吸烟有害健康’是烟盒上必须注明的警示标语。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直接的当然是对肺组织的危害。”
肺癌的预防和治疗
专家提醒广大市民,肺癌的发病与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高危因素是吸烟,80%以上的肺癌被认为是由于长期主动吸烟或被动吸入“二手烟”所致,吸烟者及“二手烟”人群罹患肺癌的风险较其他人群上升20%至30%。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以上。
开始吸烟年龄越早,吸烟年数越长,吸烟量越大,患肺癌的危险性也越大。在医学上肺癌分为四期。在中晚期前肺癌是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的。如果发现得越晚,治疗起来也就越棘手。如果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就可能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
“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是提高总体治疗效果的唯一途径。以手术为主的规范化治疗可使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50%以上,尤其是早期的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至90%,目医院就诊时就已是中晚期,大部分都不能手术了。治疗就会非常困难,生存期一般不超过1年。健康人群尽早戒烟控烟、拒绝被动吸烟、重视并积极治疗肺部慢性疾病、减少室内外空气污染,争取从病因上预防肺癌。”王卫杰针对肺癌的前期治疗进行了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