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https://m-mip.39.net/nk/mip_4785554.html
窑洞里飘出欢乐的歌
李仁清年7月初,我所在的原步兵第团由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移防到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因为是步兵团,移防只能靠徒步行军。全团两千多名官兵和二百多匹军马全副武装,整个队伍浩浩荡荡延绵几公里,像电影《南征北战》上我军长途跋涉一样威武雄壮。到河北张家口后,由于没有营房,团机关设在万全县膳房堡村,所属部队分布在以膳房堡为中心的万全、张北、崇礼三县各地。我们三炮连和八连驻在了崇礼县西山底村。
前排:左为三炮连时任指导员白凤喆,右为三排长闫铁窗;后排:左为驭手班长范记文,右为司务长王德升。
西山底是崇礼县最西边的一个小山村,与张北县狼窝沟毗邻,全村只有13户人家。村子的西边和北边是近二百米高的陡峭大山,西山底是不是因此得名不得而知。紧挨村子北边的山根下,顺地势从上到下建有四排窑洞。窑洞的墙是就地取材用石头砌的,洞顶则是用砖玄成的拱顶。三炮连住上边两排,八连住下边两排。
三营部和三机连则驻在村西边高地上的简易房里。营部是一排坐北朝南的简易房。三机连的简易房在营部的西侧,坐西朝东,南北走向,位于一条坑道的南口。坑道里存放着大量的弹药,穿过这条坑道出北口就是七连的住地。
三炮连和八连两个连队二百多名指战员的到来,给西山底这个小小的村落带来了勃勃生机,军号声口号声声声不断,窑洞里不时飘出欢乐的歌。
深挖洞,建设阵地准备打仗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苏联、美国加紧了对中国的军事威胁,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对中国国民经济进行一次重大区域布局调整,对东部(一线)和中部(二线)经济建设项目实行“停”、“压”、“搬”、“帮”,重点开发和建设西部(三线、战略后方)。对这一战略方针,毛泽东主席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加以概括。年12月,针对苏联在我国边境陈兵百万,欲对我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的态势,毛泽东主席又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方针。“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两句话,成为冷战时期我国际战略防御构思的总概括。
张家口坝上地区是首都北京的北大门,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是抵御敌人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因此,搞好张家口坝上地区的阵地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团主阵地——野狐岭要塞
到西山底后不久,我们三营几个连队同时承担采石任务。在西山底村西通往三营部的半山腰上有一个采石场,几个连队在那里采石,战士们砸石、扛石、装车,干得热火朝天。七连和三炮连在一个作业面,当时印象最深刻的是七连连长徐振贵带头扛石头。徐连长个子不高,很敦实,每次都拣最大的石头扛,扛不起就背。在工地,连长是最大的官,竟然还拼命的带头干活儿,让我们敬佩不已。
不久,三炮连、八连就奉命到二道边南山打坑道。为了便于施工,三炮连临时搬到了二道边村,八连则住到了在坑道口左下方临时搭建的工棚里。两个连队的分工是:八连负责掘进;三炮连负责往外运碴、被覆和回填。同时,还有三机连负责钢筋、水泥和沙石料等物资保障。
打坑道是个技术活儿。涉及到打眼、放炮、砌墙、支模板、浇筑混凝土等技术,还有就是掘进方位不能有丝毫偏差。连队中除少数老兵在内蒙古大青山时曾经打过坑道外,多数人是第一次打坑道,没有经验,只好在干中学,边干边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大家都学会了打眼儿、装炸药、绑雷管、点火放炮、判断并引爆臭炮;学会了支模板、拌混凝土、混凝土浇筑等施工技术,所有战士都成为了技术工人。
建成的坑道口(网络图片)
打坑道充满危险。坑道作业面小,天天和雷管炸药打交道,生死就在一瞬间。还有就是蹋方问题,爆破后还没有被覆的坑道,随时都有蹋方的可能。被覆后回填时,作业空间狭小,往里推送石料和混凝土非常困难。一旦出现蹋方,就有被埋在里面的危险。幸运的是,在各级指挥员的精心组织下,战士们严格遵守施工守则,始终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打坑道既脏又累。首先是风钻手抱着风钻打眼儿时,如果按操作规程打水眼儿,进度就相对要慢。那时战士们谁也不甘落后,为了赶进度,置身体健康于不顾,拔掉水管,直接打干眼儿,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吸进大量粉尘,时间长了就会落下矽肺病。有一些工程兵部队的战友因为长时间打风钻,部分人最后得了矽肺病,影响了后半辈子的生活质量。好在我们部队打坑道的时间并不长,患矽肺病的很少。除了打风钻,运碴、被覆、回填,都是高强度的体力活。我那时刚刚16岁,这样重的体力活的确难以承受,每天都是咬着牙坚持。
由于打坑道体力消耗量大,随之而来的就是饿。连队战士的伙食标准是每天每人0.45元,施工有0.10元的伙食补助,但这点钱基本上就是只够吃饱。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连队每天6点半吃早饭,7点半到工地,中午炊事班把饭送到工地,吃完饭接着干,直到下午6点下班。那段时间,累和饿直接考验着每个人的意志品质。好在战士们都年纪轻,身体好,经受住了考验,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施工任务。
地下作战指挥室(网络图片)
在二道边南山打坑道期间,还发生过一件很跌眼镜的事情。一天中午,团里一位负责组织施工的副参谋长,站在八连居住的工棚前发飙,扯着嗓门批评八连,偶尔还有过激的言语,时间长达半个多小时。八连没有人回应,我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八连正是下班休息,我们三炮连正在班上,目睹了这一过程。这件事情当时影响很大,反映到团里后,团首长批评了副参谋长,副参谋长写了检查,并且向八连进行了陪礼道歉。
据当年一起在这里打坑道的原三机连文书、后任过团政治处主任的王明清老战友介绍,二道边南山两个山头上各打了一条坑道,但互不相通。年又动用全团力量,沿两个小山头北边挖了一条长多米、宽15米、深10米的反坦克壕。在军师首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