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病案『一名真正的名中医: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心脑病证三、眩晕案病例卡片:梁某,男,42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
初诊(-07-10):诉头晕而重,目蒙,疲乏,颈胀背痛,易感冒。诊见舌苔黄,脉细。
辨证:气血亏虚,清阳不升。
治法:益气补血,升举清阳。
主方:益气聪明汤。
西参片10g,黄芪30g,白芍10g,葛根40g,黄柏5g,蔓荆子10g,升麻3g,羌活10g,天麻15g,炙甘草10g。10剂,水煎服。
二诊(-07-20):诉头晕略减,仍头重,颈胀,疲乏,舌苔薄黄,脉细。前方再进10剂。
西参片10g,黄芪30g,白芍10g,葛根40g,黄柏5g,蔓荆子10g,升麻3g,羌活10g,天麻15g,炙甘草10g。10剂,水煎服。
三诊(-07-30):诉头晕、疲乏大减,但腰腿酸痛,目中微赤,舌苔薄黄,脉细。拟益气聪明汤加杜仲、续断、菊花。
按此证头晕重,目蒙,疲乏,脉细,均为气虚之候,张景岳谓:“无虚不能作眩。”益气聪明汤补气升清而头目自濡,头晕头重自愈。
疾病简介感冒
感冒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感冒又有伤风、冒风、伤寒、冒寒、重伤风等名称。
感冒有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之分,中医感冒与西医学感冒基本相同,普通感冒相当于西医学的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时行感冒相当于西医学的流行性感冒,故西医感冒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1.外感六淫,风为主因;2.时行疫毒伤人。感冒的基本病机为邪犯肺卫,卫表不和。
1.初起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热等。由于风邪易夹暑、夹湿、夹燥,还可兼见相关症状。
2.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症状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3.病程一般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冒少数可传变入里,变生他病。
4.四季皆可发病,而以冬、春两季为多。
1.辨风寒;2.辨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3.辨常人感冒与虚人感冒。
解表达邪。
风寒束表证,治法:辛温解表。方药: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犯表证,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暑湿伤表证,治法:清暑祛湿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附虚体感冒
气虚感冒证,治法:益气解表。方药:参苏饮加减。
凡气虚易于感冒者,可常服玉屏风散,增强固表卫外功能,以防感冒。
阴虚感冒证,治法:滋阴解表。方药:加减葳蕤汤化裁。
阳虚感冒证,治法:助阳解表。方药:再造散加减。
咳嗽
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
咳嗽既是独立性的病证,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西医学中急慢性支气管炎、部分支气管扩张症、慢性咽炎等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其他疾病如肺痈、肺痿、风温、肺痨等兼见咳嗽者,参阅相关章节辨证论治。部分慢性咳嗽经久反复,可发展至喘,称咳喘,多表现为寒饮伏肺或肺气虚寒的证候,属于痰饮病中的“支饮”或“喘证”,当参阅相关章节辨证论治。
1.外感六淫;2.内邪干肺。咳嗽的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
1.辨外感内伤;2.辨征候虚实。
应分清邪正虚实。外感多为实证,内伤多属邪实正虚。标实为主者,治以祛邪止咳;本虚为主者,治以扶正补虚。并按本虚标实的主次酌情兼顾。此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肝、肾等。
『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治法:疏风散寒,肺气失宣。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风热犯肺,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加减。
风燥伤肺,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方药:桑杏汤加减。
『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证,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方药: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痰热郁肺证,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
肝火犯肺证,治法:清肺泄肝,顺气降火。方药: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
肺阴亏耗证,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哮病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所引起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内经》虽无哮病之名,但有“喘鸣”、“够贻”之类的记载,与本病的发作特点相似。汉·《金匮要略》将本病称为“上气”,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西医学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或其他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所致的哮喘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1.外邪侵袭;2.饮食不当;3.轻质刺激;4.体虚病后。哮病的发生时由于脏腑功能失调,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称为发病的潜在“宿根”。
1.多与先天禀赋有关,家族中可有哮病史。常由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诱发。
2.呈反复发作性。
3.发时常多突然,可见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喉中有明显哮鸣音,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甚至面色苍白,唇甲青紫,约数分钟、数小时后缓解。
4.平时可一如常人,或稍感疲劳、纳差。但病程日久,反复发作,导致正气亏虚,可常有轻度哮鸣,甚至在大发作时持续难平,出现喘脱。
1.辨虚实;2.分寒热。
发作时治标,平时治本。
『发作期』
冷哮证,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方药: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
热哮证,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药: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寒包热哮证,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热。方药: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
风痰哮证,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方药:三子养亲汤加味。
虚哮证,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方药:平喘固本汤加减。
附喘脱危证,治法:补肺纳肾,扶正固脱。方药:回阳急救汤、生脉饮加减。
『缓解期』
肺脾气虚证,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肺肾两虚证,治法:补肺益肾。方药: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喘证
喘证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以致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严重者可由喘致脱出现喘脱之危重证候。喘病古代文献也称“鼻息”、“肩息”、“上气”、“逆气”、“喘促”等。
喘证是一种常见病证,也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喘病主要见于西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肺结核、矽肺以及癔病性喘息等疾病,当这些疾病出现喘病的临床表现时,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1.外邪侵袭;2.饮食不当;3.情志所伤;4.劳欲久病。基本病机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1.以喘息短气,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1.辨病位;2.辨虚实。
按虚实论治。实喘治肺,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治以培补摄纳。
『实喘』
风寒壅肺证,治法:宣肺散寒。方药: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表寒肺热证,治法:解表清里,化痰平喘。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痰热郁肺证,治法:清热化痰,清热平喘。方药:桑白皮汤加减。
痰浊阻肺证,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肺气郁痹证,治法:开郁降气平喘。方药:五磨饮子加减。
『虚喘』
肺气虚耗证,治法:补肺益气养阴。方药: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肾虚不纳证,治法:补肾纳气。方药: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正虚喘脱证,治法:扶阳固脱,镇摄肾气。方药: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往期回顾22期:胸痹案八(附“溢饮”简介)
23期:胸痹案九(附“支饮”简介)
24期:眩晕案一(附“眩晕”简介)
中西医临床医学长按识别白癜风治疗贵不贵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