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回收粉尘“不经济”等因素,导致这些设备基本上是个摆设
公司的快速发展,显然得到了当地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如建厂所需办理的手续,有关部门“特事特办”,只用8天时间就办妥了公司资金周转遇到困难,县财政拨出5万元专款进行扶持重大事故发生以前,当地安监、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曾下达过整改通知书,但由于某些领导的保护,“有关整改措施落实得都很差”
责任追究:至今遥遥无期
今年3月,一些网友将恒盛公司可能上千工人患职业病这一情况在网上发布,引起了中央领导重视今年4月,在上级部门的督促下,恒盛公司对公司目前在岗在册和部分已离厂的工人总共1337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矽肺病晚期能活多久,最终确认其中195人为矽肺病人,工人矽肺病检出率竟高达14.58%这些工人中,还有261人x光胸片有不能确定的尘肺影像学改变,需半年后进行复查
(本文来源:正义网)
这起重大事故中,企业、政府及有关部门责任人的责任如何追究?由谁来追究?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采访时,当地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皆拒绝采访,因而答案不得而知
据了解,2005年前后,恒盛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购置了5套粉尘回收设备,并通过了当地环保部门的验收
黑幕曝光:工人矽肺病检出率高达14.58%
2008年至2009年间,这个公司给部分职工开具了31份职业危害接触史证明,经贵州省疾控中心进一步诊断,这些工人中姜仁生、刘克喜等5名工人被确诊为矽肺病,另有部分职工被要求进行半年或一年医学观察诊断结煤矽肺病症状果出来后,恒盛公司仍未给予重视
然而,让人担忧的是,类似恒盛公司这样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在黔东南州还有多家 (来源:检察日报)
直到重大事故发生,当地领导仍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矽肺病患者的治疗、赔偿等问题尚未解决、此次事故调查结论尚未向社会公布的情况下,当地政府竟然又在进行协调,试图让这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早日恢复生产
然而,记者采访发现,由于是当地政府招商请来的重点企业,这些法律法规到了恒盛公司这里,都没有得到执行在某些领导的庇护下,恒盛公司职业卫生的安全监管完全被丢在一边
由于长期在粉尘环境中作业,公司的工人早在2006年就出现头晕、气闷、乏力等症状,但公司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按照矽肺病最佳治疗方法有关规定,恒盛公司这样的粉尘高污染企业,从建厂之初就该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和无尘或低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公司在可行性论证阶段,要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建设
白斑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