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30余个行业面临职业病危害、累计报告病例逾80万、导致经济损失达数千亿元……职业病防治面临严峻形势。我国应如何破解职业病困扰,兜底劳动者的职业健康?职业病防治亟需攻破几道关?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关于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情况,明确要强协调、明责任、增投入、促实效,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职业病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我国职业病危害分布于矿山、化工、冶金、建材、化工等30余个行业领域,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30%以上。
常见企业职业病鞋厂
正己烷、苯多存在于用作粘合剂的胶水中,工人长期接触极可能会引起正己烷中毒和苯中毒。
玩具厂
玩具厂用到的一些油漆中含苯、铅,容易引起苯中毒、铅中毒。
用三氯乙烯、正己烷、天拿水(含苯)作为清洗剂,易引起三氯乙烯中毒、正己烷中毒和苯中毒。
用含有二氯乙烷的胶水作粘合剂则引起二氯乙烷中毒。
玩具制造多有噪音,易损伤听力。
宝石加工厂
切割、雕刻、抛光、打磨等工序接触粉尘,易引起尘肺病中的矽肺。
电子厂
焊锡工人易患铅中毒,清洗电路板用到白电油(含正己烷)、三氯乙烯、或天拿水,易引起正己烷中毒、三氯乙烯中毒和苯中毒。
一些电子产品中含铅、汞、镉等金属,可能会引起铅中毒、汞中毒、镉中毒。
皮具、皮件厂
有些皮具厂用含苯、正己烷、二氯乙烷的粘合剂,容易引起苯中毒、正己烷中毒、二氯乙烷中毒。
印刷厂
用白电油、汽油、天拿水作清洗剂,清洗印刷机器的油墨和印刷品,引起正己烷中毒、汽油中毒、苯中毒。
五金厂
打磨、抛光产生的粉尘引起尘肺。
使用三氯乙烯、天拿水、白电油清洗产品,引起三氯乙烯中毒、苯中毒、正己烷中毒。
玻璃厂
制造玻璃要用到二氧化硅(沙子)作为原料,吸入粉尘会引起矽肺。
陶瓷厂
陶瓷厂以陶土为原料,长期吸入这些粉尘极易引起陶工尘肺。
烧制陶瓷温度很高,夏天易引起中暑。
纸箱厂
纸箱厂通常用到胶水作粘合剂,这些胶水中含苯,有臭味,并且易引起苯中毒。
集装箱厂
电焊、喷漆工人易患电焊工尘肺,焊条含铅、锰,还会引起铅中毒、锰中毒。
喷漆含苯,很容易引起苯中毒、苯所致白血病(职业病肿瘤)。喷砂、打砂还会引起尘肺中的矽肺。
集装箱所用铁板要经过打磨、冲压,在此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噪音,使听力下降,导致职业性听力损伤。
纺织行业
高温高湿环境危害;用眼紧张导致视力减退;使用可致癌的苯胺染布、印花,在干燥和蒸化过程中也会接触苯胺类染料。
长期吸入粉尘使工人易患慢性鼻炎、咽炎,接触棉、麻粉尘的疾病有纱厂热、织布工咳、急性呼吸道病和棉尘症。
此外,制衣行业在生产工艺中经常使用以苯为主要成分的去污剂,珠宝首饰、电镀行业中使用的提取液和电镀液中含有氰化物,易导致相关化学品中毒。
防治与义务劳动者应如何防治?
劳动者应了解相关防护知识、争取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保障自己的健康权益,并在生产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平时应增强体质。
如劳动者怀疑患有职业病,医院就诊,如果真的患上职业病,则要积极争取自身合法权益,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用人单位有哪些义务?
用人单位应通过岗前和在岗期间培训、设置公告栏与标识提醒等方式体现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
应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经常和定期的检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程度以及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鉴定评价。
通过加强管理、改善工艺等减少危害;
要对劳动者进行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科学防治,规划先行。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出,职业病防治已“逐步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全国有30个省(区、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共出台个相关配套文件,25个省(区、市)印发了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国家鼓励和支持提高职业病科学防治水平和相关医疗机构建设。目前,“职业病防治服务网络日臻完善。”国家卫计委通报指出,健康检查机构达家、职业病诊断机构达家,较年分别增加了92.9%、39.4%,并设有鉴定办事机构家。全国共有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家,近3年累计有12.4亿人次完成放射诊疗。
值得注意的是,在职业病防治法规体系和服务保障网逐步完备的同时,部门协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有浙江、河南、甘肃3个省及98个地市和个县区尚未建立职业病防治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够及时、顺畅。部门间尚未建立信息联通机制,无法实现职业病危害信息、职业健康信息和职业病工伤保障信息等数据的信息互通共享。
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方针,根据相关法规,我国职业病防治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落实主体责任是关键。通报称,在抽查的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中,11.2%的技术报告不规范;部分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报告存在适用标准错误、原始记录不规范等问题,这反映出部分机构的主体责任意识、业务能力和自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如今,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因素明显增多,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病诊断、鉴定、治疗任务不断加重,满足职业病防治工作需要任重道远。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出,全国有辽宁、江西、甘肃、宁夏等4个省(区)和个地市、个县区没有职业病防治工作专项经费,各级尤其是县级职业病防治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一些职业健康机构工作不规范。放射卫生技术服务供需不平衡,欠发达地区设备不足、陈旧老化问题突出。
保障职业健康,强协调、明责任、增投入、促实效势在必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强调,要进一步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尽快厘清内部职责、明确分工、建立健全内部沟通机制,强化防治机构主体责任意识,并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据悉,我国印发的《“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强化职业健康各级监督管理职责,推动落实主体责任,推进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同时建立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
防治职业病你还要知道这些什么情况下患的病才能称为职业病?
职业病与工作有关,并且具体种类由国家确定,因此,并不是在工作中引起的所有疾病都属于职业病,也不是只要得了《职业病目录》中的疾病就是职业病。要认定为职业病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疾病属于《职业病目录》中规定的疾病,二是该疾病是因为在工作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
申请职业病诊断是否有时间限制?
申请职业病诊断没有时间限制,可以是在职工离职之前,也可以是在职工离职之后,只要相关材料齐全,就可以申请职业病诊断。
申请职业病诊断时,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一)职业史、既往史;
(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四)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
(五)诊断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必需的有关材料。
用人单位和有关机构应当按照诊断机构的要求,如实提供必要的资料。其中最重要的两份材料是有关职业史、既往史材料和有关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材料。第一份是要证明你在工作中能够接触到职业病危害,一般需要用人单位提供;第二份材料是要证明你的健康存在问题,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如果没有这两份材料,职业病诊断机构可能就不会受理你的职业病诊断申请。
来源:福建职业健康
安全福州你我共建
投稿邮箱:fzsafety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咨询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