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年来,医院职业病科始终将“让职业病人带病长寿,让尘肺病人自由呼吸”作为愿景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他们大胆突破搞科研,兢兢业业地履行医者使命,向患者倾尽家人般的关爱与呵护,一切都是为了———“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气,请您尽可能地用鼻子吸气,缩唇用嘴呼气……”10月21日下午,一走进医院内科楼职业病科病区,五六名尘肺患者在科主任宿文革的引导下,沉浸在自由呼吸的世界里。他们所做的是职业病科自编的呼吸操,帮助尘肺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能喘上气来的感觉真好!”做完呼吸操,南冶东沟里村患者李富顺(化名)激动地说。
医务人员带领患者做呼吸操
勇于突破让带病长寿成为可能“头几年刚来住院治疗时,想回家简直就是奢望。”64岁的王女士退休前在工厂仓库当保管员,长期接触工业粉尘。年,她被诊断出了矽肺壹期。“那一年不知道有多医院抢救,医院。”回想起刚被诊断出职业病时遭受的痛苦,她禁不住皱起眉头。“在职业病科治疗这几年,在医生护士的悉心治疗下,我的急性发病次数越来越少,稳定期我可以放心地回家住。”宿文革告诉记者,职业病比较特殊,它有一定的潜伏期,是几十年的慢性病,并且目前在国际上尚未发现治愈手段。“职业病虽无法治愈,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来减少患者的急性发病次数,让带病长寿成为可能。”我市是资源型城市,钢铁、煤炭企业多,职业病患者中,尘肺患者居多,占比超过80%。为此,在尘肺的治疗和研究中,医院职业病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宿文革牵头开展的《尘肺在不同千伏胸片上小阴影的显示率对照性研究》等四项课题研究,均通过了山东省冶金厅和莱芜市科委组织的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两项发明申请了国家专利。在尘肺病人的康复治疗方面,职业病科转变传统观念,以康复治疗代替药物治疗,尽可能减少药物的应用,开展尘肺肺段灌洗、刮痧拔罐、运动疗法、肺功能锻炼等特色诊疗项目。职业病科健康讲堂兢兢业业
守好一线工人的健康防线
“前两次查体明明都显示听力不正常,这次却正常了,我们不得不怀疑这可能是冒名顶替的。”几天前,宿文革在职业病科门诊遇到了“怪事”。然而疑似冒名顶替的查体者既不能出示身份证又称记不住身份证号。宿文革要求他必须回家拿身份证再次来查体。“即便是职工不在意,我们也要负责到底。查体是严肃的,绝不允许出现‘糊弄过关’。我们必须守好一线工人的这道健康防线。”宿文革义正词严地说。护士邢念凤告诉记者,在宿文革主任的领导下,科室形成了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对于检查中有疑问的患者,医生会千方百计地找出资料重新核查,一遍遍医院复查。“如果工作环境已经对身体造成损害,就必须及时采取应对手段。”宿文革说。“我能保住性命,还多亏了细心负责的宿主任。”5年前,30多岁的噪声聋患者许先生在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时被发现面色异常,检验结果显示尿蛋白呈阳性。宿文革怀疑许先生的肾脏有异常,建议他做更细致的检查。果然,许先生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幸运的是,他及时找到了匹配肾源,成功换肾。秉承着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近年来,医院职业病科的职业健康监护查体率、职业病人住院诊断、治疗率都在95%以上。科室参加全省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评比,多次获奖,年在全省近个单位的评比中获得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在职业病科医生办公室的墙上,一面刻着“仁心仁术”四个鎏金大字的牌匾格外醒目。这是科室40名患者赠送的,它也道出了其他患者的心声。“这份珍贵的礼物,对于我们是最高的褒奖,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宿文革语重心长地说。“宾”至如归
用心构筑患者的温馨家园
一走进职业病科病区,在护士站旁边的一面墙上可以看到医护人员精心设计制作的“温馨家园”宣传栏。与常见的宣教展板不同,这面展板上设有“家有喜事”、“家政要闻”、“家人心语”、“实时天气”等板块,处处可以看到“家”字。由于需要长年住院治疗,职业病人成了一个“有家不能回”的群体,他们更加渴望家的温暖。因此,科室致力于打造温馨家园式病房。一个热情的问候,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贴心的嘱咐,一个个细节让“像家人一样对待患者”的理念在职业病科病房落到实处。“医生护士对待病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不愧是职业病人的温馨家园。”在最新一期的“家人心语”板块中,记者看到了尘肺患者薛俊杰老伴王加翠写给科室的感谢信。薛老不但患有矽肺贰期,还因脑出血偏瘫了。他的孩子一个远在新疆,另外一个也公务缠身,王加翠肩负了几乎全部的陪护工作。一周前,王加翠因身体不适回家休息,医院照顾薛老。当天,薛先生因腹泻将床单弄脏。护士长蒋红和护士邢念凤、曾庆锦二话没说,帮薛先生擦洗屁股,换上尿布,并将床铺重新收拾干净。王加翠后来听同房病友提到这件事,感动地流泪了。职业病科科主任宿文革(右二)指导病人做呼吸操医护人员像家人一样对待患者,换来的是患者对医护人员家人般的信赖。去年冬天,67岁的患者高先生想申请住进廉租房,可他的亲朋中找不到合适的担保人,于是向职业病科孙大夫求助,孙大夫爽快地答应了。“科里的大夫真是把俺当亲人待啊。”顺利住进廉租房的高先生激动万分。“我们与患者并不是一次性的医疗关系,我们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朝夕相处,就像是一家人。”宿文革说,让来到病房的患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是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共同的期许。
职业病房-
门诊联系-
科主任宿文革:
副主任赵红伟:
护士长蒋你红:
(供稿:医院宣传科)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医院白癜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