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凌霄花龙船花龙胆草龙葵龙吐珠龙眼肉

时间:2016-12-11 15:49:59 来源:矽肺

灵芝,别名:三秀、苬、芝、灵芝草、木灵芝、菌灵芝,为多孔菌科菌类灵芝或紫芝的子实体。甘、平。归肺、脾、心经。1.宁心安神:用于失眠,健忘,头晕,神经衰弱等,可与远志,秫米,五味子,枣仁,制首乌等同用。2.滋养强壮:用于病后虚弱,良欲不振,消化不良,全身乏力,虚劳等症。3.止咳平喘:用于止咳、化痰,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矽肺。还用于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肝炎,风湿性关节炎等。1.有镇静作用;2.可提高小鼠的耐寒耐缺氧能力;3.有降血压、利尿作用;4.有保肝作用,和降转氨酶作用;5.有降血糖、止咳、平喘作用;6.对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不同的抑制作用。含麦角固醇、真菌溶菌酶、酸性蛋白酶、蛋白质、氨基酸及糖类等,紫芝含麦角固醇、海藻糖、有机酸、氨基酸及糖类等。8——15g,水煎服,或入剂。灵芝属的植物很多。在分类学上一般以赤芝为代表种。

凌霄花,别名:瞿陵、陵苕、武威、芰华、陵居腹、五爪龙、吊墙花、白狗肠、上树龙、杜灵霄花、上树蜈蚣、鬼目、凌霄、美洲凌霄、陵霄花、紫葳、紫葳华、堕胎花、碎骨风、藤萝花、藤萝草,为紫威科藤本植物凌霄的花。辛,微寒。归肝、心包经。1.祛瘀通经:用于血滞经闭,常配当归,红花,赤芍,刘寄奴等;症瘕结块,可与鳖甲,庶虫,丹皮等同用。如(沈氏尊生紫葳散)治经水不来,发热腹胀。2.凉血祛风:用于周身风痒,可单用本品水煎服。1.凌霄:多皱缩卷曲,黄褐色或棕褐色,完整花朵长4~5cm。萼筒钟状,长2~2.5cm,裂片5,裂至中部,萼筒基部至萼齿尖有5条纵棱。花冠先端5裂,裂片半圆形,下部联合呈漏斗状,表面可见细脉纹,内表面较明显。雄蕊4,着生在花冠上,2长2短,花药个字形,花柱l,柱头扁平。气清香,味微苦、酸。2.美洲凌霄完整花朵长6~7cm。萼筒长1.5~2cm,硬革质,先端5齿裂,裂片短三角状,长约为萼筒的1/3,萼筒外无明显的纵棱;花冠内表面具明显的深棕色脉纹。凌霄花活血,凉血祛风,治周身风痒,遇热更甚。主半身不遂,肢软无力,属气虚血瘀,脉络痹阻型。本品g、黄芪90g、防风,桂枝各5g,母鸡1只,煎汤去油,用汤煮药,一次服完,4—5天1次。具有抗菌、利尿等作用。含挥发油、黄酮类等成分。3——15g,水煎服,或入剂。外用适量。

别名:红缨树。

植物名:龙船花。

生长环境:本品为山野林地间常见的小灌木。

分布:广东各地皆可见,尤以中部、南部山地较多。

入药部分:根。

采集期:全年采根,五至七月采花。

自采地点:性微凉、味微苦。

功能:清降肝火、排脓、消肿、去腐生肌。

主治、用量和用法:1、劳伤咳血:干根5钱至2两,清水煎服,或加猪瘦肉同煎,加甘草3钱亦可;2、胃痛、气痛用法如上。

(方歌)龙船花根性微凉,劳伤咳血扬其长,肝胃气痛都兼治,瘦肉同煎效更良。

附录:(花)治肺燥咳、衄血、生嘶、鼻渊、小肠气。

用法:干花5钱至1两,猪肉熟适量,煎服。

参考资料:《广东中医》(.9)介绍:红缨树根2两、甘草3钱,水适量,煎服,或加猪瘦肉,治肺结、咯血,认为远胜于三七及血见愁等。

又:佛山民间斗红菱为龙船花,与本品不同,用时宜鉴别。

龙胆草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商品龙胆的来源,主要为植物龙胆及其同属的数种近似植物。因品种产区的不同,产品性状亦有差异,习惯多冠以地名,如关、云、苏、山、水等字样以资区别,但均同等药用。现京津习销品主要分关龙胆和云龙胆两类。

别名:龙胆,胆草。

来源:关龙胆: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和三花龙胆的干燥带根茎的根。多为野生。

云龙胆: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坚龙胆的干燥带根茎的根。药用以根为主。野生。

产地:关龙胆(东胆草):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云龙胆: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均为野生。

性状鉴别:关龙胆: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顶端有残留茎基,根丛生,细长而直如马尾状,上粗下细或稍弯曲。长约10~20厘米,直径2~3毫米。表面黄棕色,上部有细密横纹,下部有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淡黄色,显筋脉花点。气弱,味极苦。

以根条粗长,黄色及黄棕色者为佳。

云龙胆: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留有森质茎杆,其下生数至十数条根。根弯曲,粗细不一,长5~20厘米,上部直径1~3毫米。表面棕红色,多纵皱纹而无环行横纹。质坚脆,角质,易折断。断面中央有黄色木心,无髓。气弱,味极苦。

以根细长,茎杆短,色棕黄至棕红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龙胆苦甙、龙胆甙、龙胆素、龙胆三糖。

功效与作用:1、健胃。促进胃液分泌,使游离酸增加,有效成分为龙胆苦甙,但过量则反致恶呕吐。

2、消炎、解热。

炮制:切咀,生用。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肝、胆、膀胱径。

功能: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湿热郁火之日赤头晕,耳聋,耳肿,胁痛口苦,惊痫抽搐,湿热疮毒等症。

临床应用:1、用于泻肝胆实火。凡有口苦、胁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尿血尿涩尿痛、性情暴躁(大致包括急性肝炎,膀胱、尿道炎,急性眼结膜炎等),都可用龙胆草、常配栀子、柴胡、黄芩等,方如龙胆泻肝汤。如属胆囊炎,则可以龙胆草3g煎水,送服左金丸3g每日二至三次,更能加强清泄肝胆实热的作用。

2、用于健胃。有胃粘膜脱垂、慢性胃炎,出现口干、舌光剥无苔食欲减退、食后腹胀等症状时,可用龙胆草3g,配合清养胃阴的药物(如沙参、麦冬、石斛、天花粉等),水煎服,效果颇好。宜于饭前10~30分钟服。

3、用于解痉。治小儿高热抽搐,可配合平肝清热药(如石决明、羚羊角、钩藤等),加入龙胆草3g,疗效更速。

使用注意:前人经验认为龙胆草有泻无补,脾胃虚弱者易致呕吐,久用更易伤胃气,对胃有刺激作用,不要多用久用。无实火者不要用。

用量:3~9g。

处方举例: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龙胆草9g,柴胡6g,栀子9g,黄芩9g,生地18g,泽泻9g,当归6g,车前子6g(布包),木通9g,甘草3g,水煎服。

注:1、四川以带根全草称“龙胆草”,销省内,根茎及根称“龙胆根”,省内外均销。

2、浙江、安徽、江苏产地的龙胆,在市场上有山龙胆和水龙胆之分。前者生于山野,根条粗壮,黄棕色,与关龙胆相同,产于浙江建德(旧严州)称严龙胆,品质尤佳。后者多产于江苏北部水沼湿地,根条瘪瘦,灰褐色,横纹多,质次(北京、天津称苏龙胆)。两者的植物来源,均与关龙胆相同,现均并入关龙胆内。

龙葵为茄科草本植物龙葵的全草。苦、微甘,寒;有小毒。归心、肾经。1.清热解毒:用于热毒所致的咽喉肿痛,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配板蓝根,山豆根,连翘,赤芍,丹皮等药;疔疮肿痛,红肿热痛,如疖、痈、蜂窝组织炎及乳痈,毒蛇咬伤,配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赤芍,丹皮,甘草等药。2.活血消肿:用于癌肿,如肝癌、胃癌、食道癌,配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豆根等药。3.利水:用于尿路感染,小便不利,尿赤、尿道灼痛等,配鱼腥草,连翘,扁蓄,瞿麦,木通,冬葵子等药。龙葵与山慈菇的清热解毒散结之功相近,均可治疗疔疮痈肿及癌肿,但龙葵散结消肿之功较山慈菇为弱,治癌肿合用可增强作用。1.治肺癌,属血瘀水阻型,颜面、胸上部浮肿,气短喘促。用本品50g(鲜)20g(干),水煎服,日1剂;2.外敷对皮炎、湿疹有止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含皂甙、龙葵碱、甾类生物碱。有祛痰、镇咳作用。本品9——18g,水煎服;外用适量。龙葵子(黑天天)(为茄科草本植物龙葵的子)。甘,温。归肺、肝、肾经。润肺止咳,温补肝肾,腰膝酸软。本品9~18g,水煎服;外用适量。

古籍名:蛇莓《本草集注》。

别名:龙珠草、一点红。

植物名:蛇莓。

生长环境:本品为多年生,多少被毛的草本,常蔓生于草地上。

分布:印度、我国、日本和印尼;我国各省均产。

入药部分:全草。

采集期:春夏秋三季。

自采地点:荒地。

性味:性凉、味淡。

功能:清肠胃湿热、消肿、解毒、止痛、止痒。

主治、用量和用法:1、苦伤咳血: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或加猪瘦肉同煎;2、痢疾;3、下血;4、眼热;用法均同上;5、疮疡:干用适量,煎谁外洗;6、生蛇:用法同上;7、蛇头缠指:生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验方1:(治苦伤咳血方)龙吐珠5钱、东风桔5钱、红丝线5钱、园珠柏5钱、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本方龙吐珠为治苦伤咳血之药;东风桔止咳疗肺;红丝线止血清金;园珠柏开郁止血。如由于精神或体力过劳而致之苦伤咳血,运用此方,效果良好。

(方歌)苦伤咳血可无虞,园珠柏合龙吐珠,东风桔与红丝线,血止咳宁肺自舒。

验方2:(治肠胃湿热、下痢便血方)龙吐珠5钱、火炭母8钱、羊蹄草5钱、井栏茜5钱、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大肠湿热和痢疾,皆由饮食不节,多食甘脆肥浓及生冷之品而成,方中龙吐珠,《别泉》称为“蛇莓”,治胸腹大热不止,火炭母、羊蹄草、井栏茜善治痢,合为治痢和治大肠热之剂。

(方歌)湿热下痢便血齐,龙吐珠与井栏茜,火炭母合羊蹄草,清肠去湿止痢剂。

验方3:(治眼热方)龙吐珠5钱、犁头草5钱、清水二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方中龙吐珠凉血解毒;犁头草清肝解毒;热眼患者,用之有效。

(方歌)眼涩羞明看不舒,喜逢解热龙吐珠,清肝散毒犁头草,煎饮数剂眼热除。

龙眼肉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别名:桂圆肉、圆肉。

来源:为无患子科常绿乔木植物龙眼的成熟干燥或半干燥的假种皮。栽培品。

产地:主产于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台湾等地。

性状鉴别:本品为囊球形纵裂的扁片块,多粘结在一起成团块状。完整的单一个体摊平呈扁片状,纵长1.5~2厘米。横宽4.5~6.3厘米,厚不及1毫米。黄棕色或棕褐色,半透明,一面显粗糙,有不太明显的细皱纹,另一面光亮,有细密的纵皱纹。肉质,柔韧而微带粘性。气微香,味甜而特殊。

以片大,肉厚,油润光亮,黄棕色,身干,味甜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维生素A、B1等,另含葡萄糖、蔗糖、酒石酸等。

功效与作用:安神、益脾,其作用为镇静、健胃、滋养。又体外试验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

炮制:生用。

性味:甘、平。

归经:入心、脾经。

功能:补心脾,养血安神,益智。

主治:惊悸、健忘、失眠等症。

临床应用:主要治疗与心血虚有关的神经衰弱,表现有失眠、健忘、惊悸等症状,但单用力薄,需配合其他养血药,方如归脾汤。轻症者睡眠欠佳,易兴奋,可用龙眼肉配百合煎汤服。

此外,对一些虚证出血,如大小便下血,肺痨咳嗽,痰中带血,以及对病后体弱者的调补,龙眼肉都有一定帮助。

用量:9~15g,大剂60~60g。

处方举例:归脾汤《济生方》:黄芪9g、白术9g、党参9g、茯神9g、龙眼肉9g、广木香1.5g、远志3g、酸枣仁9g、炙甘草4.5g、生姜4.5g、红枣15g,水煎服。









































白癜风初期图片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wm.com/xfyh/4395.html
热点排行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精彩推荐
  • 没有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相关导读
    矽肺病的症状

    临床表现有3种形式:慢性矽肺、急性矽肺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加速性……【查看详情】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