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豆友
Vigor绵绵熊授权发布外公的母亲去外婆家提亲的时候,外婆的妈妈是不同意的。
彼时外婆的妈妈带着一大帮子儿女讨饭为生,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我妈说,外婆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传到外婆的父亲那一辈时,家里有田地,有山林,有果园,一年到头有长工,农忙时还请短工。但是外婆的父亲好赌,一夜之间输了田地,没了山林,别说长工短工,就连锅都揭不开了。
虽然没有了家业,面子还是要的。家里来了人,仍然要留下吃饭,吃的是上好的白米饭,然而只有最上面是上面是薄薄的一层米,扒开了米饭,满碗都是切得碎碎的白萝卜丁丁。
即便是这样,外婆的母亲仍然看不上外公。“我们家虽然讨饭,他家可是世世代代都穷!”外婆偶尔还学着她妈妈的样子,一脸鄙夷。随即又哈哈大笑。
我不知道外婆家兄弟姊妹共有几个,外婆是三姑娘,女儿中排第三,她有两个姐姐,还有两个哥哥。外婆的两个姐姐我没有见过,听妈妈说大姨婆在家务农,人很聪明,会绣花,会剪鞋样子,现在盖起了小洋楼,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二姨婆从小就和邻村的小伙订婚,两人还没正式成亲,小伙子就去参了军。二姨婆等了又等,小伙子失踪没有回来,外面都说他死了,二姨婆只好改嫁。几十年后这个老人从台湾写来书信,彼时两人都已子孙满堂,二姨婆拒绝了他的见面,他又几次从台湾寄来礼物,她的儿女们回寄了一些家乡的土产,过了一些年,两位老人都相继离世,书信和包裹也戛然而止。
外婆的大哥是个老实人,也同大姨婆一般在家务农;二哥却精明得很,小时候一心想念书,偷偷在私塾外偷听,被教书先生唾了出来:“你家是坨大袋子(讨饭)的,居然想念书?白日做梦!”这位舅外公的故事我不甚清楚,只是依稀听说他十几岁的时候交了两个朋友,一个是地主的儿子,另一个参了军,后来在这两个朋友的帮助下离开了家乡。他没有念过一天书,却写得一手好字,写一手好诗,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跟谁学的。 他去了省城做了官,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外婆在她的兄弟姊妹中算是最愚笨的一个,她曾经自嘲说,她年轻时去上扫盲班,只觉得凳子硌得屁股疼,老师在讲台上讲的她一个字儿也听不进,心里惦记着要去地里割麦子。一个学期下来,同班同学已经学会写书信了,她还大字不识一个。
说到割麦子,外婆却是同辈中最勤劳的一个。丁家的三姑娘勤快,这是乡里乡亲都知道的。勤快、能吃苦,爱干净。就算家里没有米下锅,也要去河里挑一担水烧了洗个澡。家里烟囱冒个烟,也让乡亲们以为在烧饭,有面子。哪怕浑身的衣服打满补丁,那补丁也是干干净净的。家虽然落魄了,规矩不能丢。
外公的妈妈早听说了这个,算盘打得精。外公家里真穷,而且是世世代代都穷。他父亲体弱多病,做不了农活,又早早地死了,母亲改了嫁,带走了最小的孩子,留下外公和弟弟在家。后来抗美援朝来征兵,他便报了名。外公在朝鲜吃了多少苦,我们不知道。他在部队里学了文化,当了班长,从死人堆里把战友背出来,也眼睁睁地看着战友倒下。曾被当地家庭看上要招做上门女婿,因为部队有规矩没有应允。 ,在外公的妈妈流干了眼泪烧了无数遍香后,他从战场回来了。他妈妈张罗着给他提个亲,便想到了我的外婆。
外婆的妈妈不同意,她的大嫂却急着打发小姑子,前去做工作。当时的 是顶光荣的,是“最可爱的人”。好说歹说,外婆嫁给了外公。但是外公太穷了,穷得连一片地也没有。
外婆说,当时村子里有一个家庭,家里有五个儿子,个个有出息,人称“五老虎”,后来时代变迁发生了一些事儿,具体什么事儿外婆说不清。总之这五老虎都被人害死了,惨死在家中。而他们的屋子所在的那片地,也成了人人都不敢碰的凶宅。外公刚刚从部队回来,接受了唯物主义教育,哪里信这些,他去实地考察了一下,土质很好,适合盖房子。便一手一脚地盖起了一间新房,房子正中央镶了一颗红色的五角星,和封建迷信做斗争。
外公结婚后,立下了家规,此后世世代代,不得沾上“赌”字,不可学一切棋牌麻将,和赌博有关的事情。据说他们很快生了一个男孩,长到一岁多,不知道得了什么病,死了。不久,外公被招工,进了城当了工人。
外公在城里站住脚后回农村接外婆进城时,外婆又黑又瘦,面无血色。外婆的智商本不高,更不会精明算计。给人民公社做活,她拼了老命。因为舆论宣传的“铁人”“铁娘子”,常常在例假期间寒冬时期赤脚下水田干活,进城时她已经停经半年。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概有这么几件:
个就是我外婆已经完全无法怀孕,那个年代也是很不懂科学,更不知道治疗不孕不育这回事儿。反正就知道怀不上了,已经做好了没有孩子的打算。外公那年27岁,做了小小的领导,据说看到同事的孩子就上去逗,十分想要个小孩。当时进城青年里抛妻弃子的人也挺多,很多人瞒着婚史找了城里老婆。城里姑娘进了洞房,第二天早上冒出一个会打酱油的孩子喊自己的老公爸爸的事儿比比皆是。被发现时事情已成定局,任凭哭闹也没有办法。有人劝外公,这不下蛋的母鸡要了作甚,不如再找一个。外公摇头说“小丁又没做错什么,哪能因为这种事情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儿”。
当时外公有个同事,已经生了两个女儿,一心想生一个儿子。结果又怀上了,外公就和他商量,如果生的还是女儿,就过继给他。同事答应了,外公千恩万谢,特地托人从山里买回一只老母鸡送到他家。同事后来生了,果真是个女儿。本计划养到满月的时候过继给外公外婆,不想养了一个月,同事养出了感情,不愿意过继了,抱养计划落了空。这时就有医院看看,好像是吃了四个月的中药以后真的怀上了,后来就生了我妈。
第二次是外婆生了我妈和我大舅以后,外公去外地出差。被招待所(当时还是国营)的一把手给看上了,想招他做上门女婿。外公说,我不仅已经结了婚有了老婆,家里还有两个小伢。招待所领导说:“不要紧,只要你肯留下来,你家里的事情我来安排。”外公拒绝了,说,做这种事情是会遭报应的呀。据说招待所的领导更是钦佩, 开完会,还一直送他上车。我妈说,这些事外公却从来没有提起,她都是从来家里玩的长辈嘴里知道的这些。
第三个让外公离婚的人,是外公的母亲。
那时我妈妈和大舅都长到几岁,外公也做了单位的书记,他把母亲接到城里尽孝心。听妈妈说,外公的母亲是个精明的女人。很快,她便发现她的儿媳妇很难相处。
我外婆是个很不好相处的人,她不愿意学习,做事不过脑子,一件事可以做成两件事,喜欢跟风容易上当,生活基本靠本能。你问她A,她会告诉你BCDEFGHIJK后才绕到A上面来。她脾气大,动不动就生气,而且还非常傲娇,从来不告诉你她为什么生气。直到现在,每次她大发雷霆说她的鞋不合脚的时候,我们都要默默地去看一看是不是自己忘记洗碗,掉了饭粒,吃饭姿势不雅。还非常任性,今年她已经快八十了,总是来去匆匆,由着性子。经常早上六点跑到我家,上午10点去我舅家,但坚决不在儿女家吃饭,12点回她自己家吃玉米糊糊烩青菜,下午两点又跑到我姨家了。拦也拦不动,劝也劝不住。
当年,外公的母亲大概的意思是说,小丁太笨了,会影响你的前途。你现在也当了官,想跟你的女人有的是,连黄花大闺女都能找到。你和她离婚吧,这两个孩子不拖累你,我带回农村去养。外公摇摇头说,我跟她离了婚我是好找,可是她怎么办?小丁虽然笨一点,但是她心地不坏,她勤快,爱干净。家里一尘不染,孩子身上干干净净。她虽然做事经常搞不到点子上,可是从来没有做过害人的事情。但是如果我把她抛弃了,她这一生就完了,她还怎么找男人?
外公劝动了他的母亲,没有和外婆离婚。据我妈说,外公这一生,看上他的女人很多,可是他依旧老实本分地和不怎么拎得清的外婆过日子。WG期间,有一次批斗我外公,外婆当时怀着我小姨,好像已经7.8个月了,不知怎么了,她哭着闹着要跟去。有人说她,这是男人的事情,女人跟去干什么?外公也劝她别去,说,一下子就完了,一下子就回来了。但不知怎么着,外婆非要跟着去。众人没办法,只好依她。
那一次,有人提议要往血管里打 。外婆发疯似地扑上去拦下来,又发疯似地大喊。我不太清楚当时的事情,也许那时的人们很无知,并不知道打 会死。但是外婆可能也不知道,她只知道发疯似的上去拦住那些人, 那些人觉得很无趣,只好放弃打 ,纷纷散场了。
外公这一生做了很多事情,也交了不少朋友,他的理想得以实现。他性格平稳温和,讲道理不爱生气,和外婆暴躁易怒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从未见过他发过一次火,每每外婆气哼哼地抱怨东家长李家短时,他总是笑着宽慰她。他还曾经买过一把书写着《莫生气》打油诗的扇子讲给外婆听。但他去世得很早,战争留下的矽肺病毁了他的一生。临终的时候他死活不愿意看病,他怕外婆老无所依。省吃俭用给她存了三万块钱,希望他不在的日子里她能过得好一些。后来大人们为他跑下了免费医疗,外公终于还是去住院了,但是已经晚了。外公 的一段时间,医院里照顾他,事事周到。住院期间,仍然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外公落泪,他说到他的很多朋友,到老的时候老无所依。人在病床上躺着发臭,老婆却不管不顾在家打麻将看电视。外公说能有外婆这样的老伴,他的一生非常满足了。
科室主任很敬重外公,经常来找他聊天。一次我放学回家,看见外公给科主任讲抗美援朝的故事,主任听得津津有味。又劝外公好好休息,他明天还来听。
可是第二天,外公就再也没有醒来。
直到外公去世的时候,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外婆。
现在我的外婆快八十岁了,近两年来身体不如以前。但是依旧还算健康,她爱吃粗粮蔬菜,爱穿花衣服。高兴时在饭桌上和我们谈笑风生,不高兴时就嘟嘟嚷嚷着“女人不上桌”,然后在厨房里吃掉一锅。儿女们由着她任性地活着。每到节日她都会去给外公烧纸,抹着眼泪说老头子还活着多好。
有时候想到外婆和外公一生的故事,我忍不住会想起我的爷爷和奶奶。和外公外婆相反,奶奶是个极其聪明好性格的女人,但是父母死得早,被她哥哥嫂子带大。和自己的侄女一起读书,门门五分,从来没有考过四分。小学还没有毕业,哥嫂为她说亲,说到了我爷爷。奶奶亲自去相亲,爷爷家里是中农,年轻时英俊潇洒,还在口袋里插了两支笔(意为有文化)。奶奶很满意,男方问她要什么彩礼。奶奶说,我一分钱也不要,我想读书。
嫁过去之后当然没有读书,后来奶奶也发现爷爷并没有文化,只是一个不善言辞脾气暴躁的大老粗直男癌罢了。奶奶和爷爷生活了一辈子,这一生她走南闯北,什么都靠自己去争取。她当过营业员,做过翻砂工。能说会道,嘴有一张,手有一双。从不诉苦,也不抱怨。一直自力更生,回家还要受爷爷的窝囊气。几天前我去看她,她说,奶奶这辈子别的本事没有,只有一点,从不发火,也不生气。她的熟人们每每提到她,总是说,你奶奶聪明能干得很, 的遗憾是这辈子没有嫁到好男人。
我常常会想,像我奶奶这样的女人,如果和外公这样的男人结婚,那样的家庭一定是非常美好的吧。
但是,那不会是我的故事。
那大概又是另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