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永远的父亲外一篇

时间:2021-6-3 17:00:28 来源:矽肺

刘文斌怎么挂号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2/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母亲

题记:父亲虽然与我们分别二十年了,可他生前的一言一行,他熠熠闪光的品德,一直伴随着我们在生活中大步前行。

碧水绿树相伴,

天地青山同在;

倾尽一生心血,

恩泽子孙后代。

父母的墓地在家乡的一片土地上,墓前是一条清澈的水渠,湛蓝的天空下是一片茂密的杨树林,远处是巍巍的青山。

父亲去世二十年了,母亲去世第一年我在报上发表了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对于父亲我总觉歉疚了许多。其实二十年,整整七千二百个日日夜夜,父亲的音容笑貌无不时时浮现在我们眼前。由于生活的艰辛,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财产,可给我们留下的厚重的精神财富,却使我们一生享用不尽。

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父亲兄弟三人,他是老大,祖国刚刚解放,服兵役的责任自然落在了父亲肩上。父亲参加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军事训练异常艰苦。他身体瘦弱又患有胃病,在艰巨的军事训练中他从不叫苦叫累,任何训练项目他都完成极好,至今我们手中还保留着他荣立三等功的证书。

复员后,年父亲转业到洪山煤矿工作。三十多年一直在井下工作,过去的井下不象后来的条件,工作强度大,工作面潮冷,粉尘多,寒气大,加上辅助时间,一个班下来得十几个小时,危险性又大。有一次父亲被巷道电线电住,亏得一位工友用木棍把他击下。父亲虽身体单薄,可从不误工。记得有一次回原藉,天下起了大雪,他顶着寒风,迎着大雪,半夜步行几十里赶回上班。競競业业的工作态度得到了领导和工友的好评,他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多次代表全矿六千多名煤矿职工到外省帮助建井。他获得的奖品是一台标志珍贵时间意义的座钟,我们至今珍藏着。

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父亲从部队复员时,复员费贴补了几代人一大家的费用,包括曾祖父、奶奶爷爷、叔叔婶婶,带回的军服和生活用品分给了两位叔叔。刚到煤矿工作,工资还不高,除了抚养我们这一家人,每每开了工资,就赶回原藉,留下曾祖父、爷爷奶奶和小叔的生活补贴。井下环境潮冷,工友们都有喝酒的习惯,可父亲为了沉重的生活,烟酒茶都不动。唯一爱好就是开了工资买上半斤猪头肉解馋,可看着眼巴巴的孩子,他还用筷子夹几片给我们吃。到了六十年代,我们兄妹七人,上面三个都考上了中学,那时考上中学象現在上大学一样荣光。为了不耽误我们的学业,每到月底,母亲就东邻借西邻凑为我们筹措钱。这样父亲的担子就更沉重了,生活更苦了,他依然默默无闻地扛着,支撑着……

坚韧不拔的超强毅力。父亲干过采煤、掘进、通巷工作,这些都是井下最繁重最苦的工种。每每上班他单薄的身体总比别人出汗多。记得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父亲得了肺结核,身体异常衰弱,不得不调到井上。可还没等病好利索,为了繁重的家庭生活(因下井有一份入坑费),也为了当时工作任务重,他又毅然坚持下了井。到了退休,父亲时常发闷,咳嗽,有时痰中还带血丝,到职业病一查,被诊断为矽肺病。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兄妹都参加了工作,也都有了自已的家,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然而父亲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了,身体一天比一天衰弱了,晚上时常咳得睡不着,白天走不了几步就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可为了我们他从不让我们回家照顾他。他的生日和我母亲的生日隔得近,还是我母亲提议,抽一个星期天一起过,为的是不耽误我们的工作。一直到他去世的前几年,几乎每年都要住一次院。每看到他躺在病床上上气不接下气,额头上豆大的汗珠,问他怎么样,他总是笑笑说没什么。其实矽肺早已发展成肺气肿。医院的王大夫用硕大的针管从他后背抽出大半痰盂积液,他长长出了口大气象小孩子一样说:“我可又活过来了!”我们这才知道他忍受了多大的痛苦!

年春节前,父亲最后一次住进院。这次由于矽肺病越来越重,肺部长期缺氧,已发展成肺心病了。治疗挂的吊瓶一分钟只能滴三、四滴,一天到晚几乎一直不停。极度虚弱的身体,艰难的呼吸,微弱的心跳,看到他紧锁的眉头,我们兄妹每每去值班,都躲到病房外偷偷地哭泣。年1月28日凌晨3时,敬爱的父亲与我们长辞了!年春节,我们是在窗外的鞭炮声中滿含热泪度过的……

父亲虽然与我们分别了二十年,可他那生前的一言一行,他熠熠闪光的品德,始终伴随着我们在生活中大步前行。

错位的祝寿词

“风雨漫漫八十春,菇苦含辛为后人;齐天大恩何以报?福寿比山如海深。”

这是我们兄妹七人为母亲八十寿辰写的祝寿词。年正月初九是母亲八十岁生日。春节前我们就精心筹备着。然而腊月二十六日晚,母亲医院,虽经医生全力抢救,由于堵塞的是脑干,又母亲多年糖尿病,血管脆弱不能用溶拴药,二十九日凌晨四点母亲溘然辞世了。年春节我们是伴随着窗外激烈的鞭炮声中怀着极度悲痛的心情度过的。母亲慈祥的面孔一直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

母亲是勤劳的。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兄妹七人。小时候记得母亲有头晕病,因几天就得摊一盆煎饼,时常呕吐着硬着头皮把一大盆磨糊摊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了生计,母亲又去矿上食堂干摊煎饼的临时工,煎熬的时间更长了,常常是呕吐着挨回家,因用煤是矿上刚生产的煤,怕有残存的雷管摊着煎饼还要提心吊胆。

后来我最小的弟弟来到世上,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生活更紧张了,为了贴补家用,母亲又去干起了更繁重的体力活——拉地排车。从矿上往几十里外送煤、煤矸石、红砖等,两个羸弱的妇女,驾着承载一吨多重的地排车,一天往返几趟。母亲右脚跺受过伤,一天下来疼痛难忍,这样一干就是十几年,总计行程绕地球三圈多。我想这十几万里的行程不单是为了子女,又何尝不是对社会的一种奉献呢!

母亲是明智的。尽管家庭生活拮据,母亲对子女的教育却从不轻视。母亲经常唸叨我们:学习是你们自己的事,有了文化将来才能立世,才能有作为。我们理解母亲的苦心,学习都很刻苦。母亲还以自已的行动感化我们,生活再难也不轻易求人。母亲的言行使我们受益一生。如今我们兄妹七人都事有成,我们的子女也都奋发向上。在这竞争激烈的年代,我们真心感激老人家给予我们的精神食粮。

母亲是无私的。母亲年轻时在娘家兄妹就多。对比她小的舅、姨一直悉心照料。和父亲成亲后除了照料曾祖父知公婆,对两个还小的叔叔又尽大嫂的责任细心帮扶。随着岁月的更选,我们兄妹各自成家有了下一代,看孙子、孙女、外甥,她比我们还细心。熟悉母亲的人都说她脑子好使,凡我舅、姨、叔的生日,她都记得一清二楚。对于她的子女和孙子、孙女、外甥不单是生日,甚至连出生的时辰、属相都说得清清楚楚。有时我们忘记或不清楚,都是先去问她老人家。其实,我想这应是母亲时时心里装着别人的缘故!

无情的岁月使母亲慢慢衰老了。由于一生的劳作,母亲患了多种老年病,可她从不拖累我们,从不耽误我们的工作。年父亲去世,她一直一个人在家,直到后来不得己才雇了个护工。二零零柒年下半年,我们不放心,才轮流到我们兄妹家,即使来我们这里,她从不挑吃挑穿,唯一的爱好就是让我们给她做点小豆腐吃。谁知来我们这里仅仅几个月就病了。临终也不愿拖累我们,住院仅三天就离我们而去……,我们欠母亲的真是太多了!

午正月初七,窗外下起了第一场春雨,离母亲八十寿辰还有两天,望着为母亲装裱好的祝寿词,听着窗外淅浙沥沥的细雨声,无限哀思涌上心头:“春雨催柳绿,泪雨喚燕鸣,慈母舍我去,向谁问人生?”心底默诵着为母亲新作的祭词:愿母亲在天之灵,接受子女们的美好祝愿吧!

父母亲与孩子们的留影

有奖征稿活动进行中...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活动内容联系-联系时间:每周一到周五08:00—17:00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来源:李善清编辑:亓若琳监制/审核:孟令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wm.com/xfyh/13303.html
热点排行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精彩推荐
  • 没有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相关导读
    心中永远的父亲外一篇

    刘文斌怎么挂号 https://jbk.39.ne……【查看详情】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