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规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96.html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在就医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肺部有小结节及磨玻璃样病变,而疑惑不已,不知该怎么办?其中一个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肺小结节及磨玻璃样病变会不会是或发展成肺癌?为此,您首先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是肺部结节
肺部结节的是指在胸片或CT检查中发现的肺内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cm的病灶;因螺旋CT的普及,越来越多更小的肺结节被发现,甚至只有数个毫米,而被称为肺小结节。根据高分辨率CT中实性成分所占结节的比重不同,肺结节分为纯磨玻璃结节(pGGN)、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和实性结节。
肺小结节≠肺癌
绝大部分肺小结节不是肺癌。临床上偶然发现的肺小结节大多为良性,恶性率低。良性肺小结节病因很多,如: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结核、炎性肉芽肿等。只有少数肺小结节是恶性病变。当发现了“肺小结节”别着急,最关键的是需要到专科门诊,先判断肺小结节的良恶性,然后按照专家意见进行下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有的肺小结节诊治需要“等一等,看一看,慢慢来”
目前对肺部小结节性质的判断手段仍然十分有限,尤其是直径小于1cm的微小结节或磨玻璃影,判断良恶性有时候比较困难。而定期、科学的随访方案是最好的选择。通过随访,来了解结节变化情况。如果结节数年不变,或逐渐缩小、消失或短期内快速增大,往往提示是良性病变,比如炎症。而肿瘤的生长有一个倍增的时间,一般都相对较长。也就是说,肺小结节良恶性的判断有时候需要一定时间的观察,规律的定期随诊强于一切检查和治疗。一般建议,发现肺部小结节后的一年内,每3个月做一次CT;超过一年以后,如果没有发现异常,可调整为半年做一次CT。大多数结节在两年内未观察到生长,一般可视为良性或低度恶性。随访期间如果结节有异常变化,再考虑酌情手术治疗。肺小结节等着复查会不会耽误病情?
答案是否定的。首次发现的肺小结节如果判断是恶性可能性大,当然建议尽快手术治疗;如果性质一时不好判断,而临床上又没有更好的手段来帮助判断的时候,医生常常建议3个月后复查,来了解结节增长情况。对于一时诊断不明确的1cm以下的微小结节,即使是恶性的体积增长1倍也还属肺癌早期,根治性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近%。也就是说3个月后复查并不会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相反,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手术治疗及相关风险。肺良性小结节不一定要手术切除肺小结节如观察了数年没有增大或略有吸收,可以基本判定是良性结节,理论上这样的小结节不会产生任何症状,对肺功能也没有影响,可以不用再管它,与结节和平共处。而且,良性结节大多都是慢性炎性病变,除了自行缓慢吸收或钙化外,目前没有明确特异的药物能使结节消失。
因此,发现肺部小结节不要紧张,别着急,保持良好的心态,在专科医生的建议下,合理随访,适时干预,肺小结节并不可怕,它也是个“纸老虎”!
目前针对您的“心结”,我院特开设“肺部小结节联合门诊”,由我心胸外科医生与放射科医生联合出诊,采用多学科诊治及技术手段,帮助您选择恰当的处理和随访方案,最大限度明确诊断、减少误诊率,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如有遇到上述问题的患者,欢迎您来肺部小结节联合门诊一起讨论。
肺部小结节联合门诊
每周医院门诊三楼F区04诊室胸外科:曹建国心胸外科科室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胸外科工作20余年。擅长肺部肿瘤、胸部良性疾病的诊断与治。较早在苍南地区开展胸腔镜手术,擅长各种胸腔镜微创手术。对于肺部小结节、矽肺合并气胸及危重胸部创伤治疗有丰富经验。放射科:李忠军
放射科科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20余年。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及参观交流学习。擅长胸部疾病CT诊断及鉴别诊断,对骨关节、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及少见病亦有一定研究。熟练掌握全身血管CTA、MRA成像技术,具有较强的诊断能力。尤其对冠脉CTA及肺小结节血管三维成像及后处理技术亦较成熟,并有较高的诊断水平。—END—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