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TuberculosisDay),是为了纪念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以此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侵犯身体各脏器,主要侵犯肺;结核病分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痰涂片细菌学检查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主要的传染源,涂片阴性患者传染性小。
常见症状:咳嗽、咯痰、痰中带血、午后发烧、夜间出汗等。
??结核病高发人群: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开始抗TNF治疗的患者、接受透析的患者、准备器官或血液移植的患者以及患矽肺的患者。
囚犯、卫生工作者、来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的移民、无家可归者和使用非法药物的人。
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疾病病人均为结核病的高发人群。
糖尿病患者是结核病的高危人群。
学生、工人,因为学校、工厂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有利于结核病的传播。
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为肺结核的可疑症状。
结核病患者主要通过咳嗽、喷嚏、大笑、大声说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排到空气中而传播。特定类型的肺结核,尤其是痰菌阳性(即可在痰中发现结核杆菌)的肺结核患者传染性强。
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经消化道和皮肤等其他途径传播现已罕见。
详情请观看《结核病防治知识网络课堂讲座》↑结核病早期症状较轻微,如果不及时控制病情,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如脊柱结核可造成截瘫,肺结核可发生大咯血,危及生命,此时会为救治带来极大困难和风险。
我们应立即到所在的结核防治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检查。
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有明确的密切接触史的家人、老师、同宿舍或同班同学,即使没有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也应该早期进行健康检查。
?·早期及时发现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减少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肺结核患者应避免去公共场所,若在公共场所应佩戴口罩。
?·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应掩口鼻,不要面对他人,不要随地吐痰。
·养成开窗通风的习惯,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编辑
陈晓欣
审稿
谢兴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