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因医学研究看人体健康因素

时间:2020-2-8 15:26:38 来源:矽肺

人体基因奥秘的揭示,使人类认识到,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其生命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似乎已经被设计好了。人体基因图谱就是设计图纸,生命过程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进行。人患上疾病,往往是设计图纸缺陷所造成。人的寿命长短也取决于基因,长寿人群往往拥有长寿基因。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也由遗传所决定,而性格即命运,这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否说我们就完全可以听天由命,不需要努力了呢?完全不对!人类基因奥秘的揭示,其实质上是告知了我们生命的基本框架结构,告知了我们如何以此为出发点,去科学地维护自身健康。在此基础上,生命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前,首先需要避免基因缺陷,这就给人类提出了基因匹配和避免缺陷基因遗传的课题。目前的婚前体检和基因设计婴儿,只是刚刚触及了这一课题。这一课题的深度解决,还有赖于人类医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基因互补婚配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现实。对于已经来到这个世界的人来说,基因命运已经注定,无法变更。需要做的基础工作就是保证基因设计图纸的健康实现。年,美国细胞学家莱昂纳多·海弗里克(LeonardHayflick,.5.20~)发现,人体细胞在实验室生长时,分裂大约50次后嘎然而止,这个尽头被称为海弗里克极限。现实生活中,人体每天都有大量细胞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的细胞被生产出来。通过细胞的新陈代谢,人体不断更新。现在已知,按照人体基因设计,人体各器官细胞更新所需时间为:人体胃细胞7天更新一次;皮肤细胞28天左右更新一次;肝脏细胞天更换一次;红血球细胞天更新一次;骨细胞更新需要7~10年;味蕾的更新周期为10天;大脑的更新周期与人的寿命相等;心脏更新周期为20年;肺的更新周期为2~3周;眼睛的更新周期与人的寿命相等;脂肪细胞的更新周期为90~天;肠粘膜细胞2~3天更新一次;指甲的更新周期为6~10个月;头发的更新周期为3~6年;白血球的更新周期为13~20天;经过一年左右,人体98%的细胞都会被重新更新一次。从上面数据看,人的自然寿命应该远远高于实际寿命。相对于人的自然可能达到的寿命来说,现代人大部分还属于短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营养不足。上面说了,人体98%的细胞会在一年左右时间内全部更新一次。按人均体重斤来说,一年需要生产出多斤人体组织细胞,按一比一的换算比例来说,也需要一个人在一年内摄入多斤蛋白质才行。如光吃鸡蛋,每天至少需要吃4个鸡蛋。如光吃肉,每天至少需要吃两斤肉。这是现代多数人达不到的标准。所以,营养不足,是影响人的寿命的第一因素。从人均寿命不断延长的过程来看,人的寿命延长,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营养状况不断改善的结果。从我身边的人来看,健康长寿老人,一般胃口都很好,食量都不小。也有晚年一天只吃一两米,没有大病,活到89岁的老人,但那只是活着,需要人24小时护理,没有任何生命意义。像我在前面文章中提到过,每天吃10个鸡蛋的老中医,活到80多岁,耳聪目明。从60岁起,每天吃两斤肉的老红军,活到岁。仍然耳聪目明,头脑清晰,手劲不输于年轻人。都是鲜明的例证。美国人普遍吃的比中国人多,肥胖率也高,但人均寿命还是比中国高。从社会不同阶层来看,富裕阶层人均寿命远高于底层人群,也是因为富裕阶层营养状况能够更好满足人体需要起了基础作用。所以,养生专家说,要想长寿,就要肚子里食物少,我认为是一个伪命题。多少年轻女性为了减肥,拼命节食,那都是折寿。中国长寿专家林海峰年仅51岁就不幸去世,就是因为盲目提倡健康饮食,并且身体力行所致。自己死了也就算了,还误导了一大批人。为什么营养因素成为健康长寿第一要素。这是人体组织再生产所决定的。人体根据遗传基因设计,不断进行人体组织再生产,每日都需要大量优质蛋白质作为细胞再生的原材料。原材料供应不足,或原材料质量低下,都会影响人体细胞再生产的进行。这就和建筑工程一样,偷工减料必然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人体设计图纸(基因)再优秀,没有合格的原材料也无法进行人体组织再生产。看来,当代社会最大的假冒伪劣工程还是人体自身。本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营养状况已经极大改善,为每个人的健康长寿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但人们并不珍惜这一切,地沟油、苏丹红、毒奶粉层出不穷。好不容易避开这一切的人,又上了养生专家的贼船,放着营养丰盛的食物不敢吃,偏要去吃所谓的健康食品,真是莫大的悲哀!以上讨论的是健康长寿问题。对人体疾病来说,营养同样重于药物。从我自身经历来说,我17岁当矿工,人太实诚,每天下矿井都是拼命干,一个人干的活超过3个人,每天下班回到地面,都可以从两只高筒橡胶套鞋里面倒出两碗汗水。每顿饭都可以吃1斤多米,体力消耗之大可见一斑。应当说,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拼命干的,出工不出力的大有人在。就这样,3年多时间过去,一年一度的例行体检胸片,我被查出患有矽肺,很可能是矿山五七大军中唯一患矽肺工人。被组织上从矿井下调到地面食堂工作。这时我才刚过20岁。矽肺在医学上被视为不可逆疾病,患了矽肺,即便离开井下工作岗位,病情仍然会持续发展。但我想到文革前看过的医书介绍,单纯矽肺并不致命,而且人肺具有极大的潜力,5叶肺中只需1叶即可满足人体基本需要。所以我决定开始大运动量锻炼,提升自己肺功能潜力,战胜疾病。冬春季我每天早晨5时起床,一次长跑1万米。白天散步2小时。夏秋天每天步行往返8公里,到一个水库不停游泳2小时。3年多如一日,从不间断。除了锻炼,在工作上我也仍然拼命干。我到食堂之前,食堂每天4个炊事员负责烧饭,累得贼死,光几天一趟的粮站买米就吃不消。我来后,情况大为改观。到粮站买米,我让所有炊事员负责拉板车,我站在粮站仓库的大米垛前,双手拽住斤一袋的大米的两只角,一转身,一袋大米就轻飘飘地被我甩到板车上,几秒钟就装好一辆板车,叫拉车人拉走,再叫下一辆,买米之事瞬间完成。食堂有一个公分高的壮小伙,看到我如此轻松,也跃跃欲试。上前模仿我的动作,刚一想转身,只听腰部咔嚓一声,立刻痛得弯下腰去倒地不起,医院过了一周才勉强恢复,成为大家的笑柄。我的腰力也是遗传基因决定的,与后天锻炼关系不大,后天锻炼只是发现了我有过人的腰力而已。我到食堂后,一个人负责每餐烧斤米的饭。每餐烧饭前,从仓库背出3袋大米,洗淘米;淘好米冲洗干净后,倒进饭蒸笼,蒸1小时;用铁锨铲出到一个大木桶内,用开水泡一个小时;把米泡胀,再铲入饭蒸笼蒸一个小时。饭就烧好了,再铲出到小木桶内,推到窗口由炊事员卖饭。劳动强度仍然很大,一只手可以夹一包斤重的大米,同时夹两包大米走路的本事就是这时炼成的。这也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肺活量。如果光是这样锻炼,可能不行。事后想起来,在食堂工作的3年时间里,因为食堂炊事员每天被油烟熏得头晕,看到肉就反胃,大部分炊事员只好选一些青菜豆腐下饭。全食堂80多人中,只有我和采购员两人每餐都要吃肉。我每天吃肉都在1斤多。这就充分保障了我体力上的巨大消耗,得以长期坚持下去。这3年时间,每天大运动量的锻炼和工作,一方面锻炼了体魄,一方面食堂每天的肉食保证了人体充足营养。使人体组织再生产每天都有优质原材料的保障,人变得非常壮实,从而奠定了我的身体素质基础。年10月,我调到矿山总仓库工作,离开了食堂。吃肉习惯没改。仓库食堂每周吃一次红烧肉,食堂规定每人一次只准买一份,吴长庆除外,随便买几份。我每次都是买3份,足有1斤肉,一口气吃完,还意犹未尽。年离开矿山时。10年积蓄只够买一辆自行车,其余全部被我吃掉了。除了吃,在仓库工作期间,每天早晨都以最快速度冲到住房后面的山顶,刚开始需要半个小时,后来提高到仅需10几分钟。每天白天坚持练3个小时的哑铃操。仓库有一次到了一个车皮30吨纯碱,我要装卸工负责在火车皮上给我上肩和在库房码包,我一次背3包纯碱入库,一个人将30吨纯碱全部搬运入库,只花了一个多小时。所以年恢复高考,我参加第一届考试被第一批录取后,医院统一体检时,第一个检查项目是目测考生体型,我在一群瘦弱的考生中显得尤为突出。一位医生走上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小伙子真棒,我提议他免检。他的提议获得在场全体医生一致同意,很快在我的体检表上盖完了章,我未作任何检查就先走了。全县其他多名录取考生都经过了严格的体检,一直到中午才结束。此后,吃肉习惯一直未改,现在猪肉价格在一年内涨了近2倍,还是要每天吃半斤肉,两个鸡蛋。虽然80年代体检还是显示我双肺明显纤维化病变,左心室肥大,但对人体素质并没有太大影响。一直到现在,只要不生病,人还是精力充沛,每天可工作10小时以上。可见人一生中营养条件的极端重要性。年因肺部感染住院,医院诊断我是慢阻肺,建议我佩戴进口呼吸机。医院,通过锻炼和营养,迅速恢复了健康,现在还可一次轻松步行1万米以上。说明了人体基因具备强大的修复功能,人所需要做的主要还是功能锻炼和营养补充,而不是依赖各种医疗手段和药物。这些经历也说明了人在疾病面前要有战胜它的勇气和力量。如果我当时因患矽肺调到食堂工作,以养病为名天天应付工作,要求领导和组织落实对我因公患上职业病的政策和待遇,活得像一个怨妇,就像今天一些矽肺患者所作一样(这里我对这些患者还是怀有深切同情,只是认为事情既然已经发生,还需要正确面对,而不是一味抱怨,抱怨不能解决问题)。我就不可能有后来的50年还算可以的人生,很可能早就离开人世,以悲剧谢幕了。实际上我从未享受过职业病的待遇,医院进行过矽肺病治疗,也从未患过矽肺患者非常容易感染的肺结核。我认为这医院住院时,因院内感染而染上肺结核的。所以我在年前的40多年中从未因肺部感染住过院,都是自己在家治疗,医院去打针,以避免此类感染。当时我在矿山就亲眼见过40来岁看上去身体还很强壮的矽肺患者,因肺结核吐血立即倒地身亡。我认为当时组织上把我调到食堂,让我在全力工作的同时,痛快地吃了几年肉,就是对我的最大关怀了!这是多少补偿也换不来的!因为当时还年轻!还在长身体阶段!吃了管用!况且当时城镇居民每个人一个月才供应1斤猪肉。矿山因特殊工种享受特供,每人每天有1~2两猪肉供应,加上食堂自己养的猪,基本上猪肉达到了满足供应的水平。所以让我在吃肉这一问题上享受了3年离休老红军的待遇,这也是我的福气!当时在食堂内工作的80来人中只有我一个人餐餐吃得进肉,这大概也是我的遗传基因所决定的。上面经历还说明了健康长寿的第二要素就是适当的锻炼,尤其是适当的剧烈运动,可以发挥人体基因所能达到的限度,称其为基因锻炼也不为过。基因医学的研究发现了人体数量庞大的致病基因和基因突变。我认为,除了一些特殊遗传缺陷外,多数致病基因的存在只代表一种可能性,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致病。大可不必惶惶不可终日,甚至提前采取手术自残身体。这是因为基因医学研究已经告诉我们,人体有致病基因,同时也有抑制疾病的基因。像癌症有各种致癌基因,同时也有抑癌基因。二者处于平衡状态时,人并不会患癌。只有当这种平衡被破坏时,人才会患癌。即便患了癌症,当人体这种平衡态得到恢复时,又可以使人重返健康。中国癌症患者死亡率高于美国,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美国一半,就是因为对癌症患者的过度治疗破坏了这种平衡态所致。对于其他引起人体病变的基因变异来说,人体基因产生变异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如营养不足或有毒食品,休息不好或精神压力太大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预防的,只要让自己任何时候都努力保持一个好心情,这些都可以避免和战胜。另外,基因医学的进展,使得基因治疗早已进入临床实践。但到目前为止,除了基因药物已经实现了商品化外,基因临床治疗仍处于实验阶段,还远没有达到成熟程度。所以这些治疗应该是免费的。切记不可病急乱投医,付出不应有的代价。基因医学的发展证明了许多以往的医学治疗手段是不科学的,甚至是损害人体健康的。除了上面所提对癌症患者的过度治疗外。还有如慢性疲劳综合症和亚健康,根据我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因为人体营养严重不足,使得人体细胞再生产过程受损带来的一种病态反应,而不是什么疾病。像中国据调查,中年人有75%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主要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重、压力大;工作上又处于事业高峰,工作负担重。这一切都导致中年人身体精力消耗巨大,需要足够的营养补充,才能满足其消耗和人体组织再生产的需求。但一方面,因经济条件制约,另一方面也因缺乏这种意识,使得大部分中年人在营养上入不敷出。每日消耗所需热量勉强满足了,但人体组织再生产所需营养严重不足。使得人体组织再生产遇到严重障碍,导致人体出现各种不适状况,在医学上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症”和“亚健康”。我在40岁左右时,也出现了这些症状。但我马上想到了是营养不足造成的。在当时有限的经济条件下,我保证每天早晨吃两个鸡蛋,买菜的钱尽可能多买肉,家庭其他开支尽可能节约。身体不适状况很快消除了。传统上老年人年老体衰被人们认为是正常的。但从基因医学角度来看。只要保证人体组织不断更新中所需营养,人老未必体衰,精力也未必输于年轻人。人不应该是衰老死亡,而应该是生命到点自然死亡。这方面有许多事例:我亲外婆有一个唯一的亲妹妹,我们称呼她为姨婆。年我在上海第一次见到她,她已经90高龄了,仍然每天喜欢看繁体字小说,可以逛公园看花展,还可以与人打麻将,会算子,头脑灵活,记性好。80年代初她97岁去世。去世那天,她吃完中饭,自己洗了澡,把换下的衣服自己洗干净,晾好。然后和女儿说,有些累,去睡一会。睡了一个多小时,家人去看她,发现她已经仙逝了。这种生命到点的自然死亡,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有增加的趋势。人的许多疾病都与营养缺失有关。像我兄弟姊妹5人,文革时,因父亲停发3年工资,家中主要经济来源断绝。正处于长身体的我们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大姐病逝,剩余4个兄弟姊妹到了50岁,一口牙齿全坏了。我50多岁就掉了7颗牙,弟弟妹妹因为挨饿时间比我长,年龄比我小,受害更大,掉牙情况更严重。这与人体牙齿发育时期严重缺乏营养有密切关系。我们身边许多没有遭受这种磨难的人,80到90岁还有一口好牙的有许多。按照正常情况,人体牙齿寿命有60多年,到20多岁换完牙齿,恒齿应该可以正常使用到80多岁。换牙时营养不足,恒牙质量会大大下降,使用寿命必然随之缩短。人体其他器官也不例外。像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在50岁时满口只剩7颗牙齿,应该与他少儿时期营养状况不佳有密切关系。所以他56岁就因肺结核去世了。年,我在矿山锻炼时,南昌来了名69、70届大学生到矿山锻炼。我与他们在一起工作生活了两年时间,朝夕相处。得知他们大部分人出生于农村,青少年时期都生活在贫困中,都经历了难忘的3年自然灾害饥饿时期,给他们留下的烙印就是,虽然他们年龄在24、25岁之间,但相当一部分人的牙齿健康状况都很糟,许多人在恒齿刚换好时,牙齿就坏了,换了假牙,个别人已镶了好几颗假牙。这都是身体成长期营养严重不足和牙齿保健不到位的表现,比我们兄妹的情况还要糟糕,牙齿衰老比我们早了近30年。所以我比较熟悉的人中好几位都没有活到60岁。所以,人体任何年龄段都不能缺乏起码的营养。一旦缺失,过后无法弥补。如人在70岁之前都可以补钙,过了70岁就很难补了。我父母亲健在时,每人每天要吃2斤蔬菜,没有吃补钙药物,所以他们二老晚年不缺钙。以上事例都说明,人体组织在基因调控下的再生产不能欠账,欠账无法弥补。一次欠账,会导致终生受害。像癌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不断递增,可能也与人们长期在人体组织再生产上欠账有关。和建筑工程一样,在原材料不足或不达标的情况下,为了按期完成工程,人体也不得不做出许多变通,降低对质量的要求,不断给人体埋下各种隐患,这些隐患积累到一定时候,就引起质的变化,导致人体健康大厦轰然倒塌。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只是患者因各种因素血糖产生了波动,而不是真正的病变,至少三分之二的患者是被误导的。而一旦进入了糖尿病治疗,不可避免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还有现在的美容业,将人脸的皮肤磨去表层,使人脸变得年轻,也是违反人脸皮肤正常代谢功能的行为,会对皮肤造成永久性损害。中国现在每年有多万人死于中风。这主要是传统治疗没有考虑到人脑具备强大的可塑性和危机应变机制,只要依据人脑本身具备的危机应变和修复能力,对症治疗,并及时进行功能训练,大部分患者可以很快恢复建康。这个问题以后再深入探讨,这里就不多说了。基因医学的研究还证明了在竞技体育领域,运动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天赋,科学训练可以充分释放出运动员的天赋能力。作为基因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细胞学说在分子水平上的发展,使我们了解了生命最基本的功能,成为我们维护生命健康的基本准则。细胞学说还深刻地揭示了死亡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组织的新陈代谢就是生命体不断进行的局部死亡与新生,许多疾病的产生就是因为生命体的局部死亡机制失灵或遭受到破坏所致。这方面的研究已有许多,无法去一一列出。读者感兴趣可以自己去查找有关资料。因此,基因医学的发展只是让我们少走弯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锻炼、养生和医疗,以及对职业的正确选择,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愉快,更加幸福,而不是相反。基因医学将使传统医学获得升华,开始扭转传统医学依靠经验积累的进步方式,实现医生队伍的升级换代,把知识能力提高到第一位。







































白癜风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有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wm.com/xfyh/10917.html
热点排行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精彩推荐
  • 没有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相关导读
    矽肺病的症状

    临床表现有3种形式:慢性矽肺、急性矽肺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加速性……【查看详情】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