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本报记者第一次走进六安市裕安区西河口乡,此后,关于西河口乡一些村民患上矽肺病的系列报道陆续见报,一大群和病魔搏斗了近十年的矽肺病患者开始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牵挂。
从年西河口乡发现有外出打工者患上矽肺病至今,已经过了整整20年。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重访西河口乡发现,11年前接受采访的一些患者已经离世,还有一些患者仍在为延续生命而坚持。
患者林国君写下“明天会更好”为自己打气。
昔日受访患者多已离世
此次重访,记者仍然沿着当年的采访路线:由淠河村到郝集村、关塘村,再到河口村。一路走一路问,沿途不时有村民提醒记者:“你找这个人啊?早就去世了!”
“俺们村第一批查出来患矽肺病三期的病人有十几个,现在剩下的大概有一半人。”郝集村三期矽肺病患者田亮说,村里的患者去世好几个了,比如田维国、田维文等。隔壁关塘村的陆光前一家三兄弟,也先后走了两个。
“我们村那个高绪兵到最后自杀了,儿子走失了,孩子跟着重新嫁人的妈妈去了广东!”河口村矽肺病三期患者林国君说。
郝集村的田维和是接受记者采访较多的患者,令人欣慰的是,记者回访前打听到他目前的状况比较平稳,而且与他同村的几位患者目前也都平安地活着。
矽肺病患者的闲暇时光
在淠河村街道,52岁的轻度矽肺病患者吴厚和正与几个村民在路边闲聊,听说要采访患者,便主动带记者去找重病患者。
61岁的吴后家兄弟5个全部都有矽肺病,目前已经去世一个了。病情较为严重的他穿着件大褂子,抱着孙子在院里踱步。他告诉记者:“我现在走门口那个斜坡都喘气,啥也不能干了,只能带带孙子。”而后,他73岁的大哥吴后坤散步路过门口,便和记者聊了几句,说他除了煮饭,其他大部分时间就是闲着。
记者来到郝集村时,48岁的田维和正骑着电动车载着母亲准备走亲戚;46岁的田亮则端着个茶杯在村庄里无目的地转悠;53岁的田维专看到有人围着记者说话,居然也走来兴高采烈地“看热闹”……
河口村48岁的患者林国君更像是标准的“宅男”,基本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看电视、写写画画,闲得不能再闲了。
情况类似的患者田亮说:“我们这些人只能闲着,啥重活也不能干,没事的时候就这走走、那看看。”
其实,单从外表来看,根本看不出他们有何异常,反倒很像是街头闲赋的游民,但他们却都是实实在在的矽肺病一、二、三期患者,无时无刻不在与侵害身体的病魔进行搏斗。
西河口乡患者有数百人
记者了解到,年,西河口乡就有多人到海南的一些私营金矿从事地下开采工作;年,矽肺病陆续在他们身上被发现;年,有15人因矽肺病死亡;年,患者陆光年保存了一份矽肺病患者的名单,上面记录着51名矽肺病患者的情况,其中一期患者13人、二期患者27人、三期患者11人;到年,已有多人患病,并且不断有矽肺病患者离世。
另一份资料显示,西河口乡的3万多人中,当初每年到海南金矿打工的至少有人。年之前,西河口乡确实富得出了名。然而,裕安区政府年曾对全区矽肺病患者进行过调查,随后该区向卫生部门申请慢性疾病救助的矽肺病患者“呈爆发性趋势增长”——从年的52例增加到年的例,其中西河口乡患者占较大部分。
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17日从西河口乡民政办了解到的最新数字显示,本年度该乡领取大病救助的矽肺病患者有多人,是人数最多的一年。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虽然曾经面对记者镜头的患者一个又一个离我们而去,但当地一位又一位患者家属却勇敢地站了起来,用她们柔弱的肩膀毅然挑起家庭的重担,让矽肺病患者集中区域重现生机。
“半边天”撑起一片天
在采访中,记者目睹了很多矽肺病患者个人和家庭的不幸。不过,再苦的日子也得咬牙坚持着,男人倒下了,家中的女人却毅然站起来,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
田维和说:“这么多年都是我老婆阿云(化名),带着两个孩子在外边打工边陪读,很辛苦,我一点都帮不上忙。”与他类似的是田亮,田亮的妻子阿燕(化名)也远在江苏海门打工,用微薄的收入维持着两个孩子的求学生涯,“她在外为孩子们拼命劳累,我知道是我拖累的。”田亮说。
关塘村73岁的王海英告诉记者,她小儿子陆光平因矽肺病去世时,孩子才7岁,这么多年全部是小儿媳妇一个人在操持这个家,靠在杭州打工的收入供养孩子念书。
同村74岁的田守英也一样,她三个儿子中因为矽肺病已去世两个,其中一个儿子陆光前去世得早,现在两个孩子在读大学,全靠儿媳妇当保姆挣钱支撑着。
患者的孩子“早当家”
在矽肺病患者集中区域,一些患者的孩子正在成长为家庭的顶梁柱。据了解,当地矽肺病患者的子女年龄有差异,其中最大的有三四十岁,以打工为主,基本已成家立业,承担起了养家的责任。
记者在淠河村回访时,患者吴后家专门向记者介绍了二弟吴后大的女儿、女婿。他说,二弟在生命最后阶段病情很严重,因为常规供氧已经不行,必须使用呼吸机才行。“他女儿、女婿都是在外打工的人,收入也不是多高,为了减轻他的痛苦,就花两万多块钱专门买了呼吸机。前前后后为他花掉十多万,真是很孝顺!”吴后家说。
同样,郝集村矽肺病患者田维文年去世后,留下妻子魏德琴和一双儿女。“经过儿子这几年打工挣钱,生活开始好点了,欠账也还了一部分,就是老房子开裂了没钱翻盖。”魏德琴说。
不仅如此,还有一部分矽肺病患者的孩子目前尚未成年,大都在读高中和大学。一位当地人估计,再过5年,这批正在读书的孩子就能陆续接下母亲肩上的重担,“他们可以说是一批正在成长的、未来改变村庄境遇的希望。”
政府施援手送“氧气”
面对这些勇抗病魔的矽肺病患者,当地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救助措施。
据悉,矽肺病问题陆续发生后,六安市、裕安区相关部门和西河口乡曾积极向患者提供帮助。有关人士表示,在患者自主检查后,由政府组织复查复核并认定,然后政府向认定的患者提供固定救助等。“针对矽肺病人,主要是大病救助和新农合慢性病救助,大病救助是每年元,只要人在就有。新农合慢性病救助是每年元,需要当事人按手印,两项都是直接打卡领取。”西河口乡民政办工作人员说。
此外,因大病住院的话,还有机会得到新农合大病救助方面的支持;特别困难的矽肺病患者还可以申请低保。
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哪家白癜风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