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的那些事儿之二我本矿工下篇A

时间:2017-6-5 19:13:18 来源:矽肺

第七,话说:生产管理系统采掘组织模式井下生产一线的组织设置为段、队、班组。矿下设若干采掘段,每个采掘段为一个基本的生产管理单位。段长对矿长负责。段,相当于地面工厂的车间;段长,相当于工厂的车间主任。每个采掘段下属两三个队。每个队下属早班、中班和夜班三个班组,共同完成同一个生产和工程目标,共同承担任务和风险,按完成的质量和定额,共同获得奖励、奖金,共同接受段对团队的惩罚。每个班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作业组织。煤矿生产一线有四大工种,即岩石掘进工、半煤岩掘进工、煤巷掘进工、回采工,统称采掘工。矿工对采掘的术语自有他们自己的叫法:打岩石的,叫“做石活”,或叫“做白活”;掘半煤岩的叫“做黑白活”;作煤巷破方和回采的叫“做煤活”,或叫“做黑活”。

风锤

第八,话说:开拓拦路石一一打硐掘进半煤岩一一成巷(一)岩石开拓工种开拓和掘进,说的是一码事儿,就是打硐子。岩石开拓,就是打岩石硐子,煤矿管硐子叫巷(hang,四声)道。岩石队,就是以岩石掘进布巷,担负矿井延深、永久性巷道、绞车房、变电室、水仓、车场等岩石工程。使用工具为风锤,配空心钻杆和“一”字、“十”字钻头。爆破后,用装岩机(铲斗式或耙斗式)装渣。使用砌碹、混凝土支护、金属支护和锚喷支护,完成巷道作业(简称:成巷,下同)。矿工做“白活”,门头沟矿窑有其发展演变。清末至民初,矿窑用抡锤把钎打眼,用黑火药、使用纸捻引爆。可称“旱钎黑火药纸捻时代”。那真是:一锤一个火星,一钎一把石粉。岩石粉尘对矿工危害极大,它是矿工尘矽肺病的主要根源之一。上世纪初,有些机械动力煤矿开始使用风钻打眼儿。30年代,门头沟中英煤矿爆破用的炸药有黑火药、黄火药和白火药,引爆使用导火索,同时开始使用火雷管。但旱打眼工艺依旧。可称“旱钎与风钻并存,黑黄白火药并存、导火索与火雷管并存时代”。~年,国企煤矿用笨钎、风镐、风锤破岩三足鼎立,使用黑火药。可称“钎镐锤并存与黑火药时代”。由于风镐是打旱眼,风锤也是打旱眼,其打眼速度比钎打眼快,岩石粉尘也就更多更浓,对矿工的危害更大。~年,国企煤矿全部使用风锤打眼,并以硝铵炸药取代黑火药,使用电雷管引爆,风锤仍是旱锤。可称“旱风锤电雷管时代”。旱风锤时代,也正是新中国矿工大大解放劳动力的时代。产业工人的地位,大跃进的环境,使矿工的劳动热情高涨,顶着粉尘打眼儿,顶着炮烟儿上阵,劳动效率空前提高,岩石掘进纪录不断被刷新……再看,"做白活”的矿工:五官是白的,帽斗是白的,窑衣是白的,靴子是白的。鼻子眼儿擤出的全是石粉面儿,嗓子眼儿干的总想呕、咳出的全是石粉核儿……他们成了解放后矿工第一批尘矽肺受害者。上世纪60年代初,他们丧失了劳动能力,被尘矽肺折磨……年以后,国企统配煤矿井下岩石开拓,风锤增加了给水装置,全部实现湿式凿岩,消灭了干打眼儿,极大地降低了粉尘浓度。同时,使用断发雷管引爆。可称"水风锤断发管时代”。岩石掘进湿打眼儿,这是矿山岩石掘进工程工艺的一个历史性进步,文明“做白活”时代开始了,岩石粉尘对矿工的危害大大减弱。

空心钻杆、十字钻头、一字钻头

井下永久性大巷

(二)半煤岩掘进工种半煤岩,就是在井下见到某水平的煤层啦,但是煤层尚未完全与岩石剥离,煤层夹在岩石中间。巷道断面上既有煤层,又有岩层。当岩层占掘进工作面面积1/5~4/5时,即称为半煤岩巷道。半煤岩队主要担负在某个水平破底或破顶布置回采巷道、通风巷道。一般是破底,以保证顶板的完整性,利于安全生产。作业时,一般先破煤,后破岩,以利爆破效果。煤和岩石须分破分装。矿上会给半煤岩队下达煤的产量任务。破煤使用煤电钻,配备麻花钻杆和“八”字钻头。破岩同岩石队一样,使用风锤。使用木支护、金属支护、混凝土支护成巷。

装岩机

岩石队、半煤岩队,都属开拓掘进,机械化程度较高,掌子面(工作面)空间较大,照明、通风条件较好,安全生产系数较大。

井下一般大巷

第九,话说:把普槽煤层破成豆腐块将立槽煤层开出木硐子(一)在煤层中掘进煤巷掘进队,即在煤层中掘进,主要担负回采风道、主溜子(皮带)道、保安煤柱等煤巷布置。煤巷掘进队又叫破方队。为什么呢?打个比方,一大块豆腐不好一嘴吃下去,要切成小四方块,这样就好下嘴了。煤巷掘进,就是把大块煤层,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留出风道,留出保安煤柱,以保障既应采尽采(称提高回采率),又安全回采(称安全生产),所以又叫破方。作业使用工具:煤电钻。使用戴帽点柱、对柱、排柱,或半棚子、满棚子成巷。

煤电钻

煤钻杆

煤钻头

(二)普槽怎么破方?缓倾斜,煤层倾角在8一25度之间,俗称“普槽”。说得形象一点儿,普槽就是煤层在那儿趴着,煤下面是底板(岩石),煤上面是顶板(岩石)。在普槽,矿工与煤在同一水平,头上是顶板,脚下是底板。普槽煤巷破方,一般延着煤层底板掘上山或平巷,巷道底宽2.4米,顶宽2.8米,呈倒梯型。视顶板和两帮情况,打中心撑(柱)、镶帮撑(柱)或架棚子。煤层高时可达3米左右,低时可能不够一米。煤巷掘进工进入到工作面,首先看到的是半洞子一米多厚的浮煤。这是上个班放炮后的效果。上个班放炮前,已经把V型运输机(俗称小溜子)接到掌子根儿(工作面的作业煤墙)。放炮后,掘进进尺1.5~1.8米。也就是说,小溜子这时离掌子根儿1.5~1.8米。再掘进,要先清理掌子根儿的半硐子煤。全凭前面的人弯着腰、蹶着腚,两臂把住尖锹往外攉煤,后面的人接上搪瓷铁溜子板,把煤推进V型小溜子。煤层低时,抬不起头,伸不开腰。所有的人都须跪着或趴着攉煤、推煤,才能完成作业。巷道里,只见煤尘,不见人影。清理适当后,把小溜子延长至掌子根儿。然后打眼儿。煤电钻打眼儿,遇软煤层时,两个人可完成作业。若遇到硬煤层,那就得两个人抱着钻,其他人或肩顶、或臀挤、或背拱、或几个人用木炮棍儿(长2米,直径30毫米)推,钻头就得换上两三个。每次,打眼的几个人都被电钻震得浑身乱抖乱颤,明明没有尿,可就是特别想尿。打完眼后,由放炮员往打出的眼里装炸药、用炮棍儿把炸药捅实、连接雷管线、连接母线。班长早已派人去各个巷道口放警戒,防止人员误入放炮区域。放炮员放炮前大喊三声:放炮喽!炮响后,叫作:打了一个循环。

井下低矮煤巷

在棚子下打眼儿

(三)立槽怎么破方?急倾斜煤层,倾角在45度以上,俗称“立糟”。立槽,说得已经很形象,就是煤立起来了。煤层高不见顶,只能见到底板的边缘。木城涧、王平村矿石炭纪几乎全是这种煤层。门头沟、大台矿的侏罗纪也有这种煤层。立槽,京西煤矿曾试验和采用过多种采煤方法,如分段巷道采煤法、水平分层采煤法、斜切分层采煤法,但适用的还是斜坡后退陷落法。不管什么方法,掘进都是劳动强度最大的。它或作立眼、或作斜坡、或作反斜坡。在这种煤层作煤巷破方,须延着底板煤层掘进,巷道坡度25度以上,作80~米斜坡,再作80~米反斜坡……直至見到顶板或作到规程规定的水平。每0.8米左右作一架支护木棚子,木棚子规格根据煤层挤、压、拱的力度而定。挤压拱力度小,木棚子作梯形大断面,一般1.8米高,下宽2.5米,上宽1.4米;挤压拱力度大,木棚子作梯形小断面,一般1.5米高,下宽1.6米,上宽0.9米。棚子与棚子之间,顶上和两胁甪杈木(树杈等不规则的坑木)、板皮、梢子(从山上割下来的荆等丛生小灌木),划严备紧。棚子作到掌子根儿。人在棚子下打眼儿、装药,然后人躲避到安全洞内,放炮。伴随掘进的深入,煤层的挤、压、拱会越来越大。已经作过的棚子会出现折梁断柱,要不断地修复棚子、补棚子。渐渐地,棚子会一架挨着一架,密不透风,形成真真正正的木硐子。

棚子加固示意图1.一顺抬棚2.人字棚子

修护棚子

掘立槽,不用铺设机械溜子。而是延着25度以上坡度铺铁制搪瓷溜子板儿,让掘进煤顺着溜子板自溜,形成几百米的自溜煤道。顶板水会把溜子道的煤浸湿浸透,形成煤泥堆而不能自溜。这时需要人去扒捅溜子道。

(四)掘立槽,背料不是人干的活儿立槽煤巷掘进,说它苦和累在于支护:一般一个循环须作两对柱,一个工作面一班打两三个循环,须4~6对柱,须用12~18根坑木。此类坑木一般直径14公分,柱长两米,梁长1.6米。还需杈木、板皮,梢子若干。这些支护材料,都需人或从大巷,或从运料眼上口,或从主斜坡,用绳子梱上,然后双肩背到掌子面。

一般一人次背两根坑木或一梱杈木板皮。路途可能几十米,也可能上百米,巷道坡度大于25度,脚下全是浮煤,巷道只剩下一米来高。一步一滑,一路全凭匍匋爬行,稍不留神,就会顺坡溜下去。一不注意,背上的木头就会顶在头顶的棚梁上,动弹不得。除此之外,每班还要背或挟上去三四块搪瓷溜子板(每块重11公斤以上)。这种情景,每人每班要往返三四次。那真是汗流如水:顺着脊梁沟往腚沟流;筋疲力尽:就想躺在那儿,一动不动地睡上一觉。苦不堪言:人人如此,说不出口,自己扛着。累不堪说:向妈妈说?向媳妇说?向孩子说?向谁也不敢说。自己扛着。说白了,那根本就不是人干的活儿。

矿工升井后与妻子照和洗澡后与妻子照的对比

(感谢







































怎么预防白癜风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wm.com/jbby/7019.html
热点排行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精彩推荐
  • 没有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相关导读
    矽肺治疗的偏方

    矽肺(silicosis)是尘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查看详情】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