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革命文物ldquo活起来rdqu

时间:2021-2-1 15:09:40 来源:矽肺

一件文物,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种气节。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曾经的抗战岁月虽已离我们远去,但英雄儿女浴血奋战的故事,却铭刻在每一件文物里。

让我们通过文物,体会更为鲜活的历史,感受先烈们炙热的革命精神,聆听为国家和民族崛起而发出的吼声,走进那段不能忘却的峥嵘岁月……

矿石

年代:抗日战争时期

尺寸:长26厘米、宽21厘米、高13.5厘米

质地:铁

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馆藏中有一块红色矿石,它出土于庞家堡龙烟铁矿。

庞家堡,这个地名因著名的“龙烟铁矿”而使得外地人所知。龙烟铁矿又被称为“红石山”,它的历史是红色的、沧桑的。 龙烟铁矿始建于年,这里曾经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地下开采矿区。

年,日军先后侵占了宣化龙烟铁矿和下花园煤矿。随后在近8年的时间里,日本强盗施尽种种血腥手段,不仅掠夺了大量铁矿砂和煤炭,还残害了数万中国矿工的生命。“万人坑”,一个充满血腥和恐怖的地方,埋葬的累累白骨就是日军侵华暴行颠覆不破的铁证。

累累尸骨

日寇占领龙烟铁矿八年中,除掠夺了大量的物资之外,共残害了多少劳工?无人确切知道,只知道有一次,日军从外地一次抓来劳工,只过一个冬天,剩下不足人。年上半年只庞家堡,即死余人。

年春,日本侵略军为了弥补长期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巨大消耗,在华北驻屯的军队开展了“施政跃进”计划。具体到龙烟铁矿,就是利用有限的时间,不顾矿工死活,突击采矿,加紧掠夺铁矿资源,搞“大增产”运动。因这里的矿石呈红色,又被称为“紧红”。日本侵略者为了大肆掠夺矿产资源,他们采取:“以人换矿”的“紧红”运动,置旷工的生命于不顾。在“紧红”日子里,每个旷工每天连续工作十七八个钟头不准出坑,否则将被活活打死。饥渴难忍的旷工没有水喝,只好偷喝坑下的红泥浆水。非人的待遇,使旷工们的身体孱弱不支,矽肺病、心脏病、肠胃病、关节炎等疾病折磨着劳工。有的劳工干着活,突然倒下,再也起不来。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庞家堡镇龙烟铁矿肉丘坟阶级教育展览馆

70岁的庞家堡镇碾儿沟村村民孙万玉说:“万人坑里的许多尸骨,都用铁丝捆绑在一起。”不管旷工是否还活着,凡是日伪军认为不能再干活的人,都被拉到碾盘山下的一个大坑里,扔一层,埋一层,尸骨越积越多,大坑渐渐填平,形成骇人听闻的“万人坑”。有资料显示:日军侵占龙烟铁矿期间,平均生产每千吨矿石,就要付出九个劳工的生命。几万尸体堆积的”肉丘坟",不止一二。

肉丘坟

在侵占龙烟近8年的时间里,日军施尽种种血腥手段,不仅掠夺了三百多万吨铁矿砂,而且还残害了两万七千多中国矿工的生命,遍布龙烟铁矿附近的累累白骨就是日军侵华暴行的又一千古铁证。

阅读推荐

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第4期)——爆破英雄李明的铁锹

八路军三进平北系列之三|八路军三进平北

平北故事汇(第15期)|黄秀娥:史克宁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wm.com/jbby/12590.html
热点排行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精彩推荐
  • 没有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相关导读
    让革命文物ldquo活起

    一件文物,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种气节。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查看详情】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