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说:到手的铁饭碗,说丢就丢。
上个月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二季度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介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时明确表示,“研究制定高校、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也就是说,
未来医生和高校教师可能不再是“铁饭碗”了。
看到这个消息,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震惊了。
“不纳入编制管理”是什么意思?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所谓“不纳入编制管理”,就是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未来将采用合同聘任制
考虑到高校、医院的公益属性,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化,还要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在全部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之后,未来医院将会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
多万人受影响
有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医院在编人员大约有多万,高校在编教职工有万余人,对于这部分在编事业单位人员,具体做法将实行实名统计,之后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
编制取消后,我们的生活将受到哪些影响?
▼▼▼
Q:新进员工还有事业编制吗?
A:没有!
像以后重庆的重庆医院、医院和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都属于公益二类的事业单位。
以后一旦全面实施事业单位人事改革,这些事业单位的新进人员将全部没有编制成为聘用制人员,也就是合同工。
Q:已有事业编制人员编制会保留吗?
A:会保留!
光明日报报道称,未来改革,对这部分在编事业单位人员,将实行实名统计,然后,随着自然减员(退休、调动等情况)逐步收回编制。
Q:编制人员和聘用人员待遇将拉近?
A:对头!
就像前面说到的,在很多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中,最有争议的就是编制人员和聘用人员的待遇差距过大。那么随着事业单位编制改革,将逐渐拉近这方面的待遇差距。
Q:现有非在编人员能否转正?
A:存在很大变数
现在很多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中,都有大量非在编人员。但从目前国家逐渐收回并最终取消事业编制的情况来看,现有非在编人员,能否转正成为编制内员工,存在很大的变数。
Q:教育和医疗的费用会涨吗?
A: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