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托海矿务局医院那些回不来的曾经

时间:2016-10-27 13:31:19 来源:矽肺

                    

医院老照片

这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大门,你敢说自己没来过吗?

医院设施    

可可托海的曾经,是可可托海人说不完道不尽的一个话题。

  那些年的可可托海街头人潮如海,那些年工作环境艰苦工人们却干劲十足,那些年住过的老房子虽破旧邻里却亲如一家,那些年家家日子过的清贫萝卜白菜洋芋伴随我们一日三餐,那些年没有电视没有游乐场我们的童年却幸福而快乐,那些年我们没有玲琅满目的美食,但菜窖里的苹果、喷着白沫的娃娃糕和一毛钱七个水果糖仍我们至今津津乐道的回味……

  这些话题,足足可以令可可托海人说上三天三夜。只是回忆中不免失落,因为可可托海人知道,如今的额河第一镇可可托海虽然越建越美,但当年的西北“小上海”的热闹与繁华却早已不复存在,星移斗转中,那些曾经只能印刻在可可托海人的脑海中,成为永远的回忆。

  有些曾经虽然依稀存在,却不再是旧模样,医院,虽然目前还在那片老地方,却不再是曾经那个医术精湛、至今还广为传诵着医术传奇故事的医院。

  如今的可可托海人每当调侃着患了阑医院诊治的话题时,总是情不自禁怀念起从前那个无所不能的医院来。

  医院最初是中苏有色金医院,创建于年初,院址在一中学校院内,都是平房。首任院长为苏方医疗专家阿列克山大?依瓦诺维奇?路根,医生也全是苏方委派,其余的30名左右工作人员都是本地的俄罗斯族。年3月以后,才陆续调进三名中方医生(内科医生薛如璇和外科医生朱居敬、魏兴诚)。年,医院就已经能做胃切除、肾脏切除手术了,而乌鲁木齐医学院才刚成立。当时由于语言不通,汉族医生要学习俄语和哈语,手术也是在俄语、汉语、哈语三种语言和手势的比比划划中进行的。

  年,矿山移交我国后,朱居敬担任院长,医院的有眼科医生谭仁昌、药师张亿芹、口腔科医生崔英明、化验士宋世杰、医士陈琼桂、张春茂、内科医生刘峰祖、放射科医生杨漪珍、皮肤科医生陈栋、护士金淑华、曹杏风;年至年,医院的有内科医生肖国琼、护士长高富林、医师陈玉根、王建国、牟维丽。

  那时候的医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轮流外派医生到东北哈尔滨医科大学、兰州医学院等进修学习,培养了朱居敬、崔英明、魏兴诚等一批全国知名医疗专家。开展了剖腹产和子宫切除手术,达到了能做细菌培养、敏感试验的先进医疗水平。

  当时可可托海矿区正处于建设期,吃、住条件和工作环境都非常差,经常会有恶性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职业病、工伤意外伤亡等各种各样的就诊病人,如若有危重病人需要抢救,全院医护人员会不分科室的同心协力参加急重危病人的抢救,所以那时的医生基本上都是一专多能的全科医技人才。如崔英明大夫,专修的是口腔科,实际工作内容却是五官科,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他自修了俄语,查阅了大量的医学资料,细心观察分析每一个病例,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和提高。不到一年就基本掌握了五官科疾患的诊治。在崔大夫的带领下,矿务局医五官科可实施口腔、面部肿瘤切除,鼻副窦的根治,气管切开、扁桃体摘除、白内障摘除手术。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五官科的大夫曾经还成功地为一名难产妇女做了手术,挽救了母子二人的生命。

  那时候医院的眼科微创、扁桃体摘除、胃切除、肝包虫等手术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可以说是引领了全疆医疗水平,也为可可托海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医疗人才。

  可可托海矿区因矿山岗位的特殊性,矽肺病人较多,得了矽肺病的工人鼻腔内可挖出石粉结块。年,医院开办了以矽肺病为主的疗养所,有50张床位,对矽肺病人进行治疗。年成立工业卫生实验室,进一步对防尘试验进行研究。同年,由薛如璇、杨漪珍、张春茂成立矽肺诊断小组,与自治区诊断小组联合统一诊疗标准。年对接触粉尘职工全面普查,此后每年一次。

  年11月20日,医院迁入新址。医院下设儿科、外科、妇产科、口腔科、五官科、矽肺科、传染科、放射科等。同时还设有河南、、二矿、四矿、煤矿、电站六处保健站。一直到年,医院各科的医疗水平始终都处于最辉煌、最鼎盛时期。

  医院没有太多的记忆,只是常常听母亲说起我们兄弟姐妹四人除了我姐身体结实点没怎么医院跑之外,我和哥哥、弟弟三人全都相继得了肝炎,母亲为医院以及劳动场地之间奔波着。后来,我们又得的天花、麻疹这些病又让母亲着实劳心了许多。母亲说好在那时的朱大夫、崔大夫、魏大夫等人不仅医术好而且态度还非常好。

  这些母亲口中的往事于我都是没有记忆的,但医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上小学时,医护人员常常来到学校,为我们学生注射麻疹疫苗、接种“牛痘”、送过糖丸,还喝过一种很苦的中药汤水,虽然已经记不清到底是治什么病的,医院医护人员上门服务的意识和态度来说,还真是一流的,抑制了矿区流脑病、麻疹等病的流行。还记得在学校时,我还接受过龋齿检查,当时只记得医生捏我下颚两边时很疼,多年后每每牙痛时才知道小时候家里条件差,得了龋齿没有及时治疗真是抱憾一生。

  记得那一年中考前,我和既是邻居又是同班同学的敏、霞三人一起玩耍,敏突然肚子痛的直不起身子,脸色苍白、汗水直滴,一遍遍往厕所跑。情急之中我和霞拦了一辆大医院。一检查是急性阑尾炎,已经穿孔了。医生说,若再来晚一些病人就有危险了。一不小心,我和女同学也成了救人的小“英雄”了。

  小医院开些口服药,药片全是用白纸包的,上面写着“3×2”或是“4×3之类的字,医生还不忘嘱咐“一天三次、一次两片”或是“一天四次、一次三片”之类的话。那时候的药不仅便宜还疗效好,一般吃完了病也基本好了。除了重感冒之类不得已的病才去打针。即便是打针也是肌肉针,一天两次,一般打三天就好的差不多了。不像现在,不管得了什么病都要打吊针,少则一瓶、多则三四瓶,打完三天也不见好,有时还要换药继续打。

  再后来到了成年成家以后的年龄后,身体反倒不如小时候结实了,开始因这样或那样医院跑,而父母那个年代的知名好大夫早已调走了。医生询问哪里不舒服时会征求病人的意见——你是要吃药呢还是打针?输液室里坐着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全都挂着吊瓶。扎血管时是我最害怕的,因为护士们总是扎个两三次才能扎进我的血管,每次我都是歪着头咧着嘴挤着眼睛不去责怪她们,权当为年轻的护士们练技术做些奉献,可有的护士偏偏还要埋怨的说——你的血管太细了!

  ……

  于是怀念起小时候打肌肉针时,护士用夹着药棉的镊子轻轻地敲击着针头旁的肌肤,一边缓解着疼痛,一边柔声细语地安慰说,一会就完了……

  在这些特殊战线上的前辈们的带领下,曾经的医院开创的开颅、开腹手术,“肉毒中毒”治疗以及进行的食道癌普查、妇女宫颈癌普查、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等等医疗救治措施,间接或直接挽救了许多可可托海矿区和周边农牧民的性命,为可可托海矿区建设发展时期救死扶伤立下大功,为可可托海的持续发展补足后劲。只是,医院的鼎盛时期也如“偿还前苏联外债”、“两弹一星”功劳、“深水电站奇迹”、“选矿工业的全国之最”一般,辉煌只属于曾经、属于过去。

  如今的医院只是小镇上的一个卫生院,这个卫生院不久后也将迁移到小镇原河南洗澡堂的旧址处,曾经的医院老楼已然是一座现代化的酒店,彻底颠覆可可托海医院。

  记忆回不来的曾经,只为记住那些美好。期待红色曙光能重新照亮可可托海,再为可可托海开创新的美好!

    

医院楼已改装为一座现代化的酒店

老医院旁新盖的没多少年的可可托海镇卫生院

医院那熟悉的大门和那排商店也已拆除

这片空地上将新建干部教育基地教学楼

河南洗澡堂原址上,正新建着小镇中心卫生院,以后卫生院将迁到这里

欢迎







































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dwm.com/hbwh/1357.html
热点排行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精彩推荐
  • 没有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相关导读
    矽肺,歪打正着找到“

    可后续的研究结果却有点令人哭笑不得,在研究姜半夏疗效的有效成……【查看详情】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